|
5月7日,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首堆示範工程——中核集團福清5號機組正式開工建設,預計於2020年7月實現商業化運營。該技術的另一個示範項目防城港二期項目也計劃在今年7月底開工建設。 業內人士認為,2015年是核電重啟的關鍵之年,目前多個核電項目已做好開工準備,我國核電將迎來密集核準開工期,利好核電設備及核電材料供應商。 今年3月29日,紅沿河核電廠二期項目(5號機組)開工建設,這是日本福島核事故4年來我國首個新核準核電項目開工,標誌着我國核電規模化建設正式重啟。 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介紹,目前我國在建核電機組26&,裝機容量2850萬千瓦,在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按照國務院《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至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預計年內將有6-8&機組開工建設,有8&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行,成為投入商業運行核電機組最多的一年。 目前,各大核電集團已做好項目核準或開工準備。中廣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鹹春宇介紹,作為“華龍一號”示範項目之一,防城港二期項目3、4號機組設計文件、設備採購及供貨、現場施工準備、項目核準與執照申請等各方面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計劃今年7月底開工建設。 與此同時,山東石島灣已成為華能開發建設的第一個核電基地,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將在今年6月實現從土建向安裝移交。中國華能集團核電事業部主任王永福透露,華能與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投資2&CAP1400機組,並規劃了後續4&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擴建工程,有望近期獲批開工建設。 方正證券認為,核電重啟預期兌現,2015年開始全行業進入為期6年的開工與投産雙高峰,而且核電發展出現代際更迭,設備商産業格局將出現重構。關注在三代核電領域具有競爭力的設備商,如上海電氣、丹甫股份、應流股份、久立特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