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P2P問題平台達52家
註冊資金多不足3000萬
2015-05-04    作者:記者 劉麗/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4月P2P問題平台數量較上月有所減少,但仍有52家平台出現問題,問題平台發生率為2.78%。4月問題平台註冊資金普遍較低,大部分註冊資金都在3000萬元以下,且運營時間多在1年以內。
  儘管P2P行業風險不斷暴露,但是其熱度並不減,截至今年4月底正常運營平台1819家,環比上漲5.27%。4月新上線平台數量持續增加,達到143家。從問題平台類型來看,跑路的平台有所減少,而提現困難的平台有所增加,使得跑路平台和提現困難平台數量佔比均達到46%,另外,停業平台為4家,所佔比例較小。
  一位業內人士坦言,P2P發展已到瓶頸期,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徵信問題沒有解決,比如工商銀行積累了海量信息,為什麼要跟一個小P2P平台共享?更進一步講,如果一個借款人在某機構逾期,該機構可能會對此保密,為的是他可以從別處借到錢,把這裡的錢還了。金融玩的就是擊鼓傳花游戲,誰都不想成為最後的接棒人。
  理財范CEO申磊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徵信對於P2P平台的風險識別和資産配置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借款方的債務水平和信用記錄,將直接影響平台對其授信額度。然而目前對於平台來説,做好徵信是一個成本不菲的事情,不僅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甚至不一定能夠查清借款方在其他平台或金融機構的債務明細。所以不管是P2P平台之間的基礎徵信數據共享,還是接入銀行徵信系統,都非常必要。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一方面這些數據對於各家平台來説十分重要,行業又缺乏有資質有公信力的機構來搭建徵信平台;另一方面,監管機構尚未&&相關監管政策,央行徵信系統也沒有准入P2P平台,所以目前P2P還無法和銀行徵信對接。”申磊補充道。
  據了解,眾多P2P平台將目光投向民營徵信機構。但據多家平台負責人反饋,雖與多家機構合作,但發現無論接入哪家評分或徵信機構,始終無法完美匹配。同時,全國沒有一個機構能夠提供一份很完整的徵信報告,P2P平台需要綜合參考多份報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我國3月P2P網貸成交492.60億元
3月P2P問題平台達56家 遠超去年同期
P2P平台需培育成熟商業模式
12月P2P問題平台達62家
11月P2P問題平台39家 浙江、廣東成重災區
 
頻道精選:
【思想】讓進出口稅收新政切實引導消費回流 2013-06-14
【讀書】人類還能接受最節約能源的生活方式嗎 2015-04-28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強震重創尼泊爾經濟支柱 2015-04-3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