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你為什麼會做足記?
楊柳:我非常喜歡電影,所以足記最開始也和電影取景地有關。通過足記,我們可以在身邊看到有故事的地點,不會讓旅途變得樣板化。足記裏收錄了上萬個電影取景地信息,除了介紹還有精確的經緯度。
後來我們在做社交功能時發現,光靠取景地不能吸引人,於是我們想到用電影語言拍攝身邊場景,因為電影的表現形式很好,可以展示很多表達不出來的情感和信息。足記的圖片上還能加文字,就像&詞一樣,可以傳達更多的信息。
記者:足記讓照片看起來像電影截圖,那和修圖軟體有什麼區別?
楊柳:修圖軟體的工具屬性太強。如果只是將自己拍的照片修整後分享到朋友圈,很難産生社交互動。
足記的初衷,是讓優質內容更多互動,讓用戶願意相互點讚。未來,我們會鼓勵用戶在足記平台上社交。
記者:足記還會加入什麼新功能?
楊柳:我們還想在“故事記錄”上面做得再深一點,現在大家都已經習慣拍照來記錄生活。但是現在還不好説,因為我們技術上還有限制。
記者:未來怎樣走下去?
楊柳:熱度往下跌是正常的,每日活躍度和每日新增用戶也確實在下降。現在的創業者都很努力,資本和媒體也都有分辨能力,産品做得好不好很容易看出來。
對團隊來説,我們要保持平常心,做出讓自己滿意、讓用戶滿意的産品,要對得起用戶的內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