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現場]“設計個包裝就能出個面膜品牌”
2015-04-21    作者:記者 周竟/杭州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朋友圈已被面膜佔領。”不少網民最近感慨。一位從事面膜生意兩年的微商&&,網民的感覺不假,“微商這麼火,面膜功不可沒,去年的微商就是面膜撐起來的”。
  無處不在、質量粗劣、暴利驚人……微信圈中面膜的洶湧席捲勢頭讓人們大吃一驚。“瘋狂的面膜”正是當下國內“微商”發展狀態的一個縮影。
  奧美集團數據顯示,國內大大小小的面膜品牌兩年間增長了4倍。目前,市場上至少有300多個面膜品牌。杭州芙麗詩貝面膜品牌創始人華樹青&&,之所以面膜市場野蠻生長,是因為這個行業屬於暴利但門檻很低,比較容易吸引消費者。
  “朋友圈裏賣的面膜很少是知名品牌的,都是雜牌。現在做一個雜牌面膜太容易了,取一個聽上去拗口的洋名,叫人設計一個高大上的包裝,再找面膜工廠貼牌生産就成了。”華樹青説,去年連開鞋廠、襪子廠的都進這個行業來圈錢。
  華樹青説,更嚴重的是微信圈裏的面膜不少是三無産品,“面膜類的産品都需要到食藥監部門去備案,但微商面膜很多沒有備案,違規銷售”。更讓正規面膜商頭疼的是,不少雜牌面膜商為了追求效果,會讓生産商違規添加激素、重金屬等違法物質,“整個市場都被攪亂了”。
  一位名叫范雲(化名)的“90後”微商講述了她慘痛的經歷。范雲説,看到朋友圈裏一個不熟的朋友天天發賣面膜賺大錢的照片,就很心動,成為對方的代理。
  做代理,就要進貨,范雲花了一萬元買了100盒面膜,按照上家的説法,面膜的售價在298元,范雲有近兩倍的利潤空間。不過收到貨後,范雲才發現面膜包裝有些粗糙,生産廠家也不明確,此時上家&&,微商的面膜不講究包裝更多講究效果。上家還告訴她,要致富就多招代理。將信將疑的范雲就這樣開始在朋友圈賣面膜,“上家發什麼圖,我就粘貼過來”,並且以150元一盒的價格招起自己的代理來。
  “一個做化粧品生意的微商朋友看到我的朋友圈後,&&要做代理,並且一次性下了10萬元的貨。我讓上家發了貨,但朋友收到後&&,這面膜是三無産品,根本賣不出去。而我再找上家時,上家把我拉黑了,現在找不到她。”范雲説,為了減少損失,現在她和朋友在想辦法處理這批面膜,不排除再賣給不懂行的代理。
  業內人士&&,一些面膜商特意選擇朋友圈做唯一的銷售渠道,為的就是招代理。“總代招一級代理,一級招二級,二級招三級……這樣一級一級招,所以有段子説,面膜不是朋友買去的,都是代理拿走的,性質與傳銷相似”。
  一位微商告訴記者,為了招代理,現在最不堪的手段就是捏造交易記錄、好評,讓朋友圈的人誤認為生意火爆、躺着賺錢。“微信對話生成器、支付寶轉賬截圖器這樣的軟體滿天飛,即使你一天沒做成一單,通過軟體就可以編造出一天成交一萬元的假象”。
  一位吃過虧的消費者説,現在的微商不少是“殺熟”,而礙於朋友面子,加上投訴無門,很少會去追究。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每週3•15]韓後面膜不含防腐劑係假
女白領用LV旗下面膜産品 臉腫成“豬頭”
香奈兒等品牌面膜在香港被檢測出含防腐劑
“泥巴”面膜
 
頻道精選:
【思想】大幅降準有助避免經濟硬着陸 2013-06-14
【讀書】如何保持持續的專注力? 2015-04-02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圈地規模每十年上升擴一倍 大量新城成爛尾 2015-04-2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