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威集團百億巨虧中票付息存疑 或成央企違約首例
2015-04-19    作者:周子崴    來源:經濟觀察報
分享到:
【字號

  雖然ST湘鄂債投資者目前仍然在苦苦等待償付資金到賬,但市場的關注點卻迅速地轉移到了另一邊。

  4月14日晚間,天威集團發布公告稱,由於公司發生鉅額虧損,應於4月21日支付的中期票據11天威MTN2的利息償付存在不確定性。

  最新數據顯示,天威集團2014年巨虧101.4億元,此番15億中票出現兌付困難的當期利息為8550萬元。

  與市場早有預期的“ST湘鄂債”相比,天威集團的兌付危機來得更加令人錯愕。央企身份、“超速”的評級下調、中票違約,這些“新鮮詞”不斷衝擊着市場的神經。業內人士&&,市場上尚無央企違約的先例,如果央企背景的天威集團本期中票真的出現償付違約,不可避免將給市場帶來震動。

  破産邊緣

  “我們的事情還沒有解決,這邊又來了一個天威……”,一位ST湘鄂債的投資者不乏苦澀地評論道。

  “ST湘鄂債的事市場早有預期,應該説影響不大,現在天威集團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一位債券承銷人士稱。天威集團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以下簡稱“兵裝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兵裝集團是國資委旗下的全資央企。資料顯示,天威MTN2發行規模共計15億元,債券利率為5.70%,本期應付的利息8550萬元。

  天威集團在2014年巨虧,總額高達101.4億元,4月14日晚間公告顯示,虧損的主要原因:一是天威集團新能源行業市場萎縮,産能過剩、産品價格走低等情況仍未明顯好轉,收入成本倒挂現象嚴重,天威集團下屬新能源企業採取減産、限産等各種控虧措施,部份新能源公司處於停産狀態。天威集團年度經營性虧損均來自於新能源産業。二是基於謹慎性原則,天威集團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對合併會計報表範圍內相關資産計提減值準備83.4億元,對天威集團利潤産生重大影響。

  事實上,天威集團目前已經處於破産邊緣,該公司截至2014年末總資産約129億元,總負債約20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約為-58億元。

  雪上加霜的是,在本期債券利息即將償付之際,農業銀行在3月份扣劃公司資金。4月13日,天威集團公告顯示,公司的銀行存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於2015年3月26日被農行保定分行扣劃。原因是“我公司債務人在我公司不知情的情況下支付到了天威集團的農行賬戶,農行保定分行對我公司在農行賬戶中的資金進行了扣劃,抵消我公司所在農行的部分債務。”而該筆資金數額多少並不為人所知。

  在前述承銷人士看來,處於破産邊緣的天威集團已然難以擔負本期利息償付,要保證本期中票利息順利兌付,可能的轉機在於母公司兵裝集團的態度。“但是現在母公司是否出手相救實際上也很難説,畢竟兵裝集團也和天威集團有過債務糾紛,從這點上看,母公司可能沒有多少出手的意思,如果要出手的話,財務公司就不會起訴它。”某銀行人士分析道。

  記者了解到,自去年年初以來,天威集團和兵裝集團財務公司兩次因為天威債務問題法庭相見。2014年4月14日和5月29日,法院分別判處天威集團償還與兵裝財務公司簽訂的4筆借款本金合計人民幣3.7億元以及償還與兵裝財務公司簽訂的18 筆《委託貸款借款合同》項下借款本金合計人民幣11.5 億元,並承擔相應的利息、利息罰息和手續費。

  值得注意的是,天威集團如今的處境與兵裝集團的態度也脫不了干系。2014年末,天威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天威保變向兵裝集團非公開發行1.6億股,兵裝集團對天威保變的持股比例達到33.47%。此後,天威集團不再是天威保變第一大股東,且對其不再具有管理權。

  中金公司在最近的報告中分析,在兵裝集團的主導下,上市公司天威保變已陸續將旗下虧損的新能源相關資産置換給天威集團,2013年末天威保變合併範圍內已無新能源類子公司,變成比較乾淨的輸變電設備生産商,2014年以來順利扭虧,股票已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債券也已恢復上市。而相對應的,天威集團則因新能源業務盈利惡化及計提減值而虧損幅度加大,直至資不抵債。

  天威集團的三宗“最”

  “天威集團債券數額較大、評級下調如此之快、中票違約尚無先例,這些都可能對債券市場帶來震動。”一位資深市場人士説道。

  目前,在銀行間市場,天威集團存續期間的債融工具尚存45億元,除卻總額高達25億元的“11天威MTN1”和“11天威MTN2”兩期中票,還有20億元的PPN(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

  公開資料顯示,“11天威MTN1”和“11天威MTN2”將分別在2016年2月24日和2016年4月21日到期還本付息,而本期8550萬元的利息償付則是對集團償付能力的直接考驗。

  前述業內人士指出,相對較大的債券餘額意味着如果進行債務重組將會有更大的難度。與此前中國債市違約風險事件相比,“11天威MTN2”發行額為15億元,為歷次風險事件標的數額之最。

  上述承銷人士則提醒對首例中票違約風險事件的關注:“此前銀行間還沒有出現過實質性的違約,如果天威集團這次真的違約了,可能對市場造成衝擊。”

  與此同時,天威集團和本期債券主體和信用評級的快速下調也讓市場大跌眼鏡。根據“11天威MTN2”募集説明書,該支債券主體和信用評級均為AA+,不過從2012年起,聯合資信連續四次下調了天威集團及存續債券的信用等級。今年3月份,聯合資信以資不抵債,失去對核心子公司保變天威控制權為由,將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的主體信用等級由BBB下調為BB,評級展望為負面;並將“11天威MTN1”與“11天威MTN2”的債項信用等級均由BBB下調為BB。“中票和企業債、公司債不同,一般是集團作為主體來發,這樣評級也會相對高。天威集團的事件會讓市場對高評級債券産生擔憂,之前評級很高,下調那麼快是不是意味着違約風險已經從低評級債‘傳染’到了高評級債上來了呢?”前述業內人士評價道。“天威集團是央企,又是大行承銷,而且信用評級下調這麼快,這恐怕會降低市場對大行承銷和信用評級的信任程度。”

  不過,上述銀行人士認為,天威集團的風險事件情況較為特殊:“天威情況特殊,目前在銀行間市場,資不抵債的並不多。銀行間市場大部分企業風險都是相對偏低的,即使有幾個違約也屬正常個案。”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天威集團新能源激進吃苦果
*ST天威*ST昌九扭虧為盈
復原天威視訊內幕交易 最大"窩案"被曝光
解密天威視訊7000萬內幕交易窩案
*ST天威拉警報 債基現贖回潮隱憂
 
頻道精選:
【思想】國務院文件何以卡在處長那裏 2013-06-14
【讀書】如何保持持續的專注力? 2015-04-02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中美深化合作 助力“天網”“獵狐” 2015-04-17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