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印發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指引
2015-04-14    作者:    來源:中國證券網
分享到:
【字號

    摘要:為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項目實施,財政部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指引》。根據《指引》,PPP項目全生命周期過程的財政支出責任,主要包括股權投資、運營補貼、風險承擔、配套投入等。

    財政部近日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指引》。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簡稱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是政府履行合同義務的重要保障,有利於規範PPP項目財政支出管理,有序推進項目實施,有效防範和控制財政風險,實現PPP可持續發展。

  根據《指引》,PPP項目全生命周期過程的財政支出責任,主要包括股權投資、運營補貼、風險承擔、配套投入等。

  (1)、股權投資支出應當依據項目資本金要求以及項目公司股權結構合理確定。股權投資支出責任中的土地等實物投入或無形資産投入,應依法進行評估,合理確定價值。

  (2)、運營補貼支出應當根據項目建設成本、運營成本及利潤水平合理確定,並按照不同付費模式分別測算。對政府付費模式的項目,在項目運營補貼期間,政府承擔全部直接付費責任。

  (3)、對可行性缺口補助模式的項目,在項目運營補貼期間,政府承擔部分直接付費責任。政府每年直接付費數額包括:社會資本方承擔的年均建設成本(折算成各年度現值)、年度運營成本和合理利潤,再減去每年使用者付費的數額。

  此外,年度折現率應考慮財政補貼支出發生年份,並參照同期地方政府債券收益率合理確定。合理利潤率應以商業銀行中長期貸款利率水平為基準,充分考慮可用性付費、使用量付費、績效付費的不同情景,結合風險等因素確定。

  財政承受能力評估包括財政支出能力評估以及行業和領域平衡性評估。財政支出能力評估,是根據PPP項目預算支出責任,評估PPP項目實施對當前及今後年度財政支出的影響;行業和領域均衡性評估,是根據PPP模式適用的行業和領域範圍,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公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平衡不同行業和領域PPP項目,防止某一行業和領域PPP項目過於集中。

  《指引》鼓勵列入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名單的高風險地區,採取PPP模式化解地方融資&&公司存量債務。同時,審慎控制新建PPP項目規模,防止因項目實施加劇財政收支矛盾。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財政部明確企事業單位改制重組契稅優惠政策
財政部發齊文件 1.6萬億地方債鋪平道路
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社保基金不準直接進股市
財政部明確社保基金擴大投資範圍不含直投股市
財政部:進一步推進地方預算執行動態監控
 
頻道精選:
【思想】牛市風險:嫩韭菜也是韭菜 2013-06-14
【讀書】如何保持持續的專注力? 2015-04-02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利益輸送牽出銀行“內鬼” 2015-04-14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