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須建跨區域保障機制
2015-04-14    作者:張茉楠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隨着頂層設計方案正式出爐,“一帶一路”由戰略構想階段開始步入全面務實的發展新階段。當前,構建跨區域,乃至全球層面的協調保障機制迫在眉睫。
  “一帶一路”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戰略創新,但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加強“一帶一路”區域貿易投資合作還須克服諸多難題。高水平經濟一體化建設明顯滯後,缺乏以本地區成員為主、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多邊自貿安排和有效合作機制,制約了區域內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因此,“一帶一路”戰略要真正落地,必須立足於創新理念和創新規則,構建跨區域協調機制,做實做細政府間合作,制定研究雙邊或多邊可接納、互動互補、操作性強的“一帶一路”方案,加快完善“一帶一路”的制度保障。
  首先,構建雙邊為主、多邊為輔的政府間交流機制,注重充分發揮現有的聯委會、混委會、協委會、指導委員會等雙邊機製作用,應有組織地與沿線國家相關部門對接,協調推動合作項目實施,建立“共享收益,共擔風險”的治理新機制。
  其次,與本國國家發展戰略有效對接。例如哈薩克斯坦曾提出“哈薩克斯坦-新絲綢之路”倡議,初衷是想把本國建成歐亞大陸的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並推動“2050戰略”的實施。土耳其也提出“2023高鐵戰略”,主要核心是以安卡拉為中心&&14個省的高鐵網絡,形成貫通東西的交通走廊,並形成包括遠東、中亞、東南亞、中東、北非五條戰略走向的國際鐵路走廊建設,中國應與這些國家建立項目合作和戰略對接。
  第三,對合作意願較強的國家,可共同成立“一帶一路”建設合作規劃編制小組,簽署雙邊合作備忘錄或協議,確定雙方合作的領域、項目、投資主體等內容,儘早建設一批取得積極成效的合作典型項目,並對其他沿線國家産生示範效應。
  最後,注重老機制與新機制協調問題。充分協調並整合現有上合組織、金磚國家機制、APEC、亞信、中國與東盟“10+1”、 RCEP、歐亞聯盟,以及正在積極推進的亞太自貿區(FTAAP)等區域組織和機制。支持和鼓勵“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互開放,構建雙邊為主、多邊為輔的政府間交流機制,推動“一帶一路”與其他多邊組織、重要的區域和次區域組織繼續就亞歐互聯互通加強合作,同時加快規則的制定和對接,並儘早參與到未來國際經貿投資新規則的制訂之中,構築面向亞歐乃至全球的開放型經貿新體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一帶一路”建設書展
國資委促央企參與“一帶一路”
商務部談一帶一路規劃落實:將推一批重大項目
“一帶一路”揭示中國經濟發展新邏輯
"一帶一路"基建提速
 
頻道精選:
【思想】牛市風險:嫩韭菜也是韭菜 2013-06-14
【讀書】如何保持持續的專注力? 2015-04-02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最大國有林區直面停伐陣痛期 2015-04-1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