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美藥業4月9日晚間披露年報顯示,公司2014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59.49億元,同比增長19.39%,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86億元,同比增長21.6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2.63億元,同比增長22.14%。公告同時披露了“大手筆”分配預案: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5股送5股並派現3.2元。 年報&&,公司依託中醫藥全産業鏈優勢,集合各業務板塊的優勢資源,初步完成了從垂直型到平台型電商的戰略升級。 年報顯示,2014年度,在公司各大業務板塊中,保健食品及食品營業收入為8.8億元,同比增長120.16%,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業務。新一年,公司計劃結合直銷業務的需要,採取投資、並購等方式進一步擴大保健食品及食品的産品品種規模,以滿足市場營銷的需要。 公司的中藥業務板塊主要包括中藥飲片生産銷售和中藥材貿易。作為最具競爭力的業務板塊之一,2014年,公司中藥飲片營業收入27.99億元,同比增長55.15%;預計到2015年底,公司中藥飲片規劃産能達到5萬噸以上,未來市場份額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公司中藥材貿易藥材主要品種30多個,營業收入716,145.22萬元,同比下降11.50%;2014年,中藥材貿易的銷量比2013年增長40%左右,由於藥材價格下跌,影響了中藥材貿易營業收入同比下降。未來隨着藥材價格的穩定,公司中藥材貿易營業收入將同步增長。 公司西藥業務板塊主營業務主要包括自産藥品和藥品貿易及醫療器械。2014年度,公司自産藥品營業收入為2.2億元。公司能通過自身各種優勢資源和渠道獲得更多優質醫院藥品的代理權,2014年度,公司藥品貿易營業收入377,580.43萬元,同比增長70.11%;公司醫療器械營業收入43,622.36萬元,同比增長78.87%。 年報分析認為,2014年公司實現上述增長主要原因有,公司啟動“互聯網+中醫藥”,進一步強化了虛擬與實體市場的結合力度,實現醫藥流通領域、信息化醫療服務領域的創新。依託多年全力打造的中藥全産業鏈模式以及供應鏈優勢,公司戰略向中醫藥産業鏈延伸,建立起基於大數據的健康雲服務平台,在健康産業領域設計“大健康+大平台+大數據+大服務”發展路線圖。 首先,公司的醫藥電商業務多頭並進,從康美中藥網、康美e藥谷、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康美商城到一個以線下醫藥實體資源為支撐,集B2B、B2C、O2O於一體的康美健康雲服務平台成功上線,初步完成了從垂直型到平台型電商的戰略升級。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大與移動互聯網公司的合作,推動康美大健康醫藥電商服務平台建設。 其次,公司的互聯網醫療業務迅速卡位,公司已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信息化醫療服務平台試點單位資格,康美醫院獲得廣東省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同意設置網絡醫院。公司還與廣東省中醫院簽訂了《中藥飲片代煎及藥品配送服務協議》,該醫院2014年藥品採購額約16億元,全年門診量超過720萬人次,未來擬將此模式迅速推向全國,完成互聯網醫療業務的快速落地實施。 再次,公司設立了廣東康美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及廣東康美支付有限公司二家全資子公司,通過該主體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申請,並於2014年3月通過了央行廣東省分行審批,完成公示,牌照正在核放當中。康美電子支付平台將聚焦醫藥領域,大力發展專業性的第三方支付,簡化醫院收款流程,藥房付款流程,做到診間支付,診間實時清算,藥房一鍵取藥等功能。 年報認為,2015年,國內GDP增速的下降、經濟結構的調整可能會影響醫藥行業的發展速度。然而,人口老齡化不斷擴大、財政對醫療衞生的投入增長、人們保障水平及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低價藥品目錄、單獨二胎、互聯網售藥的擬放開等相關政策的落實將為醫藥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公司&&,未來將全面推進中藥材種植服務體系布局,激發中藥流通服務體系的溢出效益,加強提升中藥生産服務體系的集群管理職能,挖潛立體營銷服務網絡的巨大能量,突出中藥特色,打造基於大數據的健康産品服務平台,提速網絡醫療與傳統醫院相融合的雙驅動健康醫療體系,推動品牌建設,精心鑄造中藥産業國際名片等。 針對於康美藥業不斷加碼的醫藥電商業務,此前多家券商紛紛發表研報,看好其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申萬宏源於3月5日發布研報稱,公司在中藥材全産業鏈的戰略雛形已經搭建完成,康美網絡醫院線上平台流量和粘性經過一段時間累積後,盈利模式將有巨大拓展空間,公司股票估值被顯著低估。國信證券於3月14日發布研報指出,康美藥業網絡醫院落地,再次提升了公司的估值水平。光大證券也於3月中旬發布研報稱,隨着網絡(中)醫院的建立,康美藥業成為市場上唯一一家在中醫藥領域全産業鏈布局的公司,考慮公司在中醫藥全産業鏈平台的戰略優勢和網絡醫院給業績帶來的彈性,給予公司股票“買入”評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