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4月1日發布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1%,比上月小幅回升0.2個百分點,重回臨界點上方。 分析人士認為,製造業PMI回升預示未來經濟增長有望穩中趨升,但同時要看到成本上升、需求下降、産能過剩等因素對於製造業的長期困擾依然存在,調結構任務艱巨。展望未來,“一帶一路”、“互聯網+”等戰略的實施將給製造業突圍插上騰飛的翅膀,但緩工難見急效,應當加法與減法並舉,以更大力度推動製造業調結構。實際上,股市上漲正是基於對於經濟轉型的期待,只有製造業調結構真正得到深化,本輪牛市的引擎才有望空中加油。 事實上,製造業現狀可能沒有PMI數據顯示的那麼樂觀,尤其是調結構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1.5%,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中、小型企業PMI雙雙回落,仍低於臨界點。大型企業生産指數為54.5%;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低於50%。大型企業新訂單指數為52.7%;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低於50%。大型企業的表現好於中小型企業,除有技術、産品方面優勢外,還因受益於穩增長政策相對更為顯著,面向中小企業的定向寬鬆政策還有待加碼。 當然,製造業調結構大戰略正浮出水面,“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將帶動優質産能輸出,緩解産能過剩壓力;“互聯網+”戰略的實施將以創造性破壞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産率,讓製造真正成為“智造”;“中國製造2025”將使技術升級步伐加快,推動産業結構加速邁向中高端。 分析人士稱,對市場而言,當前偏寬鬆的政策基調有利於估值水平提升,而市場樂觀預期終究需要經濟轉型成果兌現,如果製造業調結構真正揚鞭策馬,那麼本輪牛市高點則可以看得更高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