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互聯網金融要敢於試錯
2015-03-27    作者:王茜    來源:新浪財經
分享到:
【字號

    摘要: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互聯網金融為小微企業、個人提供了融資機會,為非標準交易提供了平台;支持互聯網金融在不介入大量中低收入人群的前提下放手去試,包括試錯;中國未來可以通過債務長期化化解金融市場高杠桿率問題。

    3月27日消息,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微博]今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與新浪財經獨家對話,他支持互聯網金融在不介入大量中低收入人群的前提下放手嘗試,他認為互金為小微企業、個人提供了融資機會,為非標準交易提供了平台。

  李稻葵同時指,中國金融市場高杠桿率依然存在,但這是基於中國的高儲蓄率。中國未來可以通過債務長期化化解這一問題。

  互聯網金融要敢於試錯

  談及近年興盛起來的互聯網金融,李稻葵持支持態度,“必須要放手去試,包括試錯。要做好錯誤的準備。”

  “試錯的底線就是不要介入大量的中低收入人群,不能一搞就幾萬人投資,不要讓這些收入比較低、沒有經驗的人進入這個領域。換句話説,只要人數不多,只要參與的人都是有一定風險承擔能力的,那麼錯,不要緊。出現各種各樣的醜聞是正常的,沒有醜聞和失敗怎樣改進呢?”

  對於成熟的互聯網金融在中國金融市場所能扮演的角色,李稻葵認為,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可以深入經濟更加微小的細胞。小微企業以及個人過去難以與金融機構對接,而互聯網金融則為這兩者提供了降低門檻的機會;

  另一方面,一些非標準交易可以通過互聯網金融實現。“比如票據,傳統把票據拿去抵押貼現,這個成本很高,銀行有時候不願意給。有了互聯網金融,握有票據的公司可以在互聯網平台披露詳細信息,然後進行交易兌現。”

  高杠桿率通過債務長期化解決

  對於中國金融市場的高杠桿風險,李稻葵肯定中國金融市場仍然存在高杠桿率,“因為我們過去存在的問題是金融工具過分短期,用短期的金融工具來給長期項目做融資。”不過,他認為中國已經找到了一條比較務實的解決方向——將債務長期化。

  他指出,儘管以華爾街為代表的研究人員認為中國杠桿率太高,但是他並不讚同。“為什麼?因為中國儲蓄率高。儲蓄率高的國家當然杠桿率高,人們主要通過借貸、債券和銀行進入投資渠道,而不是股票市場。”

  “還有一個因素也要考慮,中國大量的投資是有資産平衡的,投資之後變成資産。我覺得中國的杠桿率高背後有深刻的經濟學原理的。不要簡單地把中國的杠桿率和美國進行比較。沒有可比性。”(新浪財經 王茜 發自 博鰲)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下一場互聯網革命:數字醫療
互聯網金融成中國經濟新引擎
普惠金融借互聯網軌道全面提速
互聯網金融規範政策&&在即
基金:互聯網行情不會一蹴而就
 
頻道精選:
【思想】環評機構“摘帽”後能否實現獨立 2013-06-14
【讀書】當前經濟形勢的六大前沿問題 2015-03-17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博鰲論壇共繪亞洲融合新未來 2015-03-27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