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關注]“毒汽油”大行其道令監管蒙羞
2015-03-26    作者:記者 陳偉/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據媒體報道,山東部分煉油企業使用石腦油、甲縮醛等化工原料勾兌生産調和汽油。調和汽油含甲縮醛,易造成汽車線路漏油,還揮發有害氣體,污染環境,影響健康,但這些“毒汽油”竟然符合國家標準,還堂而皇之加到了消費者的車裏。
  不少網民指出,油品質量關乎國計民生,調和汽油的危害一點都不比有毒食品來得輕。“毒汽油”存在已久卻屢禁不止,監管部門難辭其咎。對於汽油造假售假行為應嚴懲不貸,監管更不可缺位或敷衍,須斬斷其中的利益鏈條。此外,應完善行業標準,對汽油中使用添加物的範疇進行明確,永絕後患。

  “禿子頭上的虱子”

  網民“西坡”説,這並不是媒體第一次揭開調和汽油的蓋子。調和汽油的規模性存在早就是“禿子頭上的虱子”,一個業內公開的秘密。
  據報道,每升調和汽油比正品國標汽油價格要低1元到1.5元。調和汽油早已形成龐大的地下産業鏈,僅山東就有大大小小的調和汽油廠200多家。
  還有網民説,更可怕的是,“調和汽油”企業負責人聲稱,這種調和汽油符合現行的國家汽油標準,這也為當前相關國家標準的制定敲響了警鐘。

  利欲熏心監管失守

  網民“李東曉”説,問題汽油的危害一點都不比有毒食品來得輕。問題汽油存在多年,不僅沒有被遏制,反而大行其道。究其原因,還是“利益”兩字。
  網民“陳灝”説,除了高額利潤誘惑外,地方職能部門的監管缺失更是放縱了這樣的不法行為。從生産到銷售再到加油站將“毒汽油”賣給車主,只要有一個環節監管到位,“毒汽油”都將無處遁形。
  網民“王傳合”也認為,大大小小的上百家企業,不是一個小數目。從監管部門來説,除了質監部門,還有環保、工商等部門。而且,從縣市省到國家,上上下下四級監管部門竟然都毫無察覺,豈非怪事?除了監管工作不細緻,被加工生産企業矇騙之外,或許還有其他難言之隱。也許是地方保護主義作祟,為了加快地方經濟發展,監管部門對此類現象視而不見;也許是與涉事企業存在一定的利益糾葛,有着千絲萬縷的&&。

  嚴厲處罰完善標準

  有網民指出,查處違法企業,讓違法經營者為不誠信經營行為付出代價,應是政府監管常態。有關部門應從“毒汽油”事件中認真查找問題和不足,並完善相關標準體系,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網民“西坡”説,懲罰不應僅僅針對調和汽油的生産商,下游的加油站等企業知假買假售假,亦難辭其咎。真正有效力的執法,就要讓制假者、售假者真正感到疼痛,如此方能避免陷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打假困境。
  還有網民建議,一方面,應當對汽油中使用添加物的範疇進行明確,防止不在檢測範圍之內的添加物進入成品油;另一方面,也應對成品油質量檢測的方式進行完善,避免“數據達標”而質量不過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央視曝光調和汽油 山東夜查涉嫌違法企業
中石化金陵石化國五汽油年産超300萬噸
油價迎新機制運行以來最大跌幅 汽油每升降0.39元
汽油成品油消費稅提至1.4元/升
甲醇汽油等清潔能源未來前景廣闊
 
頻道精選:
【思想】僵屍APP是線上政務形式化 2013-06-14
【讀書】當前經濟形勢的六大前沿問題 2015-03-17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經費七成按行政級別分配 “學術腫瘤”現象嚴重 2015-03-25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