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克明:2020年中國糧食自給率或達到85%
2015-03-21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於3月21日-23日在北京舉行。農業部總經濟師錢克明出席並演講。

  以下為發言實錄:

  錢克明: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去年以來,中國國內圍繞中國糧食問題有兩個熱門的話題,第一個是十一連增,中國 糧食生産連續十一年增産。第二個是我們進口了一億噸糧食。所以説圍繞着這兩個問題大家議論比較多,尤其是剛剛結束的兩會上 ,兩會期間,有很多委員,很多代表,甚至是很多媒體的記者,就問到很多問題。比如説中國糧食連續十一年增産了,為什麼我們 還要進口那麼多糧食?是不是增産了那麼多,另外還有一個相反的問題,説我們現在庫存了那麼多,我們的財政壓力和環境壓力那 麼大,由庫存帶來的財政的壓力,當然這個生産多了,對環境和資源的壓力,剛才我們韓俊主任也説到了這個問題。為什麼還要生産那麼多?這往往是糧食部門,財政部門問的問題。當然了還有一個更多的學者關心未來中國糧食生産、進口、消費到底是什麼樣 的形勢,遇到哪些挑戰,為了澄清問題,我簡單把中國糧食生産、消費、進口的形式給大家做一個報告。

  過去十年我們簡單的概括就是糧食十一連增,進口也是快速增長,消費也是快速增長,具體來看糧食生産的年均增長率是2.82%,其中單産的貢獻大概是52%左右,面積增加對生産的貢獻大概是32%左右,糧食品種內的結構調整對增産的貢獻是16%左右,當然還有三産之間的復作。糧食消費連增長比糧食增長快,糧食消費年增長3.39%,由人口增加帶來的糧食的消費的增加是40%左右。糧食 進口年均增長非常快32.86%,當然去年實際上速度已經降下來了,糧食增長了16%左右,去年我們進口了大數是一億噸,加上這個 2013年我們增産了六億噸,進口了一億噸,2014年消費大概七億噸,根據我們的判斷,我們實際需求是6.5億噸,實際上有五千萬噸 左右由於價格差拉動的情況。而不是供需缺口導致的情況,50%左右是價差拉動的。

  2020年中國糧食生産消費是進口,我們找內部專家評估啊,2020年,我們生産的極限産是大概6.5億噸左右這麼一個水平。但是,目前,剛才都談到了我們的資源、環境已經亮起了紅燈,所以我們要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為資源、環境來調結構、轉方式 騰出一點空間,我們糧食生産的目標,我們建議還是維持目前的水平,大概是6.1億噸左右。這樣我們到2020年,如果我們糧食的需 求量,我們預測大概7.2億噸,我們基本上能達到自給率85%的水平,這個水平和我們糧食安全定的目標大體吻合,大體估計這麼一個判斷。

  未來我覺得糧食生産從這個生産、消費、進口這三個關係來看,我覺得面臨的三個挑戰,短期看如何應對這個非配額管理産品 的過多進口的問題。剛才我們沒有展開,去年過多進口的主要是大豆佔了72%,其次是我們的大麥和我們的高粱,這個佔了穀物進口 的57%,主要是進口這些,這些是非配額産品,我們説的價差,國內外的價差擴大主要是指這些非配額産品。三大主要穀物,目前還 是因為有65%的關稅保護着,我們目前還可以控制,所以短期看主要是應對大豆、大麥、高粱所謂的過多進口問題,我們必須降低國 內糧食生産成本,延緩三大主糧的國內外差價過大,不能超過65%的防火墻,我們國內支持政策就遇到很大挑戰了,長期來看我們如何構建一個糧食産業生産安全的這麼一個保護機制和産業損害的補償機制,這是我們面臨的三大挑戰,謝謝大家。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韓俊:糧食安全面臨四大挑戰
2015糧食流通四大改革破題
保障糧食安全需要多重並舉
糧食安全須保障農民土地權益
中央一號文件發布:糧食安全問題首當其衝
 
頻道精選:
【思想】香奈兒降價顯示價值規律理性回歸 2013-06-14
【讀書】當前經濟形勢的六大前沿問題 2015-03-17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亞投行擴容 凸顯多邊金融架構漸變 2015-03-2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