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從發改委網站獲悉,《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産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産准入管理規定》公開徵求意見,該規定所稱“純電動乘用車”,包括純電動和串聯式混合動力(增程式)乘用車。經核準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産企業只能生産純電動乘用車,不能生産任何以內燃機為驅動動力的汽車産品,新建企業生産的産品必須使用自有品牌。這一規定的&&也意味着,汽車行業期待已久的新能源准入“閘門”即將開啟,低速電動車或受限。
根據徵求意見稿內容,新建企業投資主體應是在中國境內註冊,具備與項目投資相適應的自有資金規模和融資能力。有3年以上純電動乘用車的研發基礎,具有專業研發團隊和整車正向研發能力,掌握整車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系統、整車集成和整車輕量化方面的核心技術以及相應的試驗驗證能力,擁有純電動乘用車自主知識産權和已授權的相關發明專利。具有整車試製能力,具備完整的純電動乘用車樣車試製條件,包括車身及底盤製造、動力電池系統集成、整車裝配等主要試製工藝和裝備。
另外,新建企業還必須自行試製同一型式的純電動乘用車樣車數量不少
15輛。提供的樣車經過國家認定的檢測機構檢驗,在符合汽車國家標準和電動汽車相關標準的前提下,在安全性、可靠性、動力性、整車輕量化、經濟性等方面達到規定的技術要求。
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還明確,獲得准入的生産企業的試製樣車必須達到多項技術指標,其中,車長≤4米、座位數<4座的車型其最高車速必須超過100公里/小時,而車長大於4米的車型,最高車速必須超過120公里/小時。這也意味着低速電動車企業,將依然被排斥在純電動乘用車生産的門檻之外。
齊魯證券分析師&&,兩會期間,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在總理工作報告中佔據重要位置,深圳&&《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措施》,超出預期,新能源汽車2015年預計超過22萬輛,同比增長約160%,布局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的時間來到。A股電動車概念股中比亞迪、東源電器、新宙邦、滄州明珠等,後期值得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