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陷阱提現困難成P2P網貸"雷區"
2015-03-16    作者:記者 王原/上海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P2P網貸在飛速發展,問題平台數量也在不斷攀升。有的投資人把幾萬、幾十萬元的積蓄“砸”了進去,看到的卻是再也無法登錄的網站,聽到的是老闆已卷款跑路。
  據統計,2014年我國問題互聯網借貸平台共計273家,涉及金額數十億元人民幣,問題主要集中在:信息不對稱及低門檻導致詐騙的道德風險;自融、拆標、組團等導致資金流斷裂;同業拆借的關聯倒閉;單人借款金額大導致經營風險等。
  “一些純詐騙平台一開始就以超高收益率吸引投資人。”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駿説,超過24%年化收益率紅線的平台投資者不要碰,這屬於典型的“陷阱”。
  業內人士&&,多數正規平台現在的收益率在8%至12%,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年化收益率。
  “識別純詐騙平台最簡單的辦法,首先是看有沒有實際的辦公場所,投資者可以從網貸平台提供的&&方式上進行查找。”馬駿説,此外還要看網貸平台的信息是否公開透明。P2P平台和産品公開披露相關信息會提升産品透明度和安全性。“投資者要看清借款人是誰,借款用途是什麼。”
  除了純詐騙的平台,另一大“陷阱”是提現困難。數據顯示,2014年出現的問題平台中,提現困難型平台佔44%,涉及人數最多、金額最大。
  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厲健律師分析,提現困難一般源於兩大原因,一是自融型平台,多少存在標的信息造假,資金流向單一等問題。二是平台正常經營,但是業務來源和風控水平較差,出現風險,資不抵債。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P2P領銜投訴榜 自融導致提現困難佔多數
六成問題平台提現難
P2P平台年關又掀跑路潮 11月六成問題平台提現難
微信紅包無卡難提現 鉅額沉澱資金待返還
現貸網上線不足兩月陷提現危機
 
頻道精選:
【思想】重建“環保公信”時不我待 2013-06-14
【讀書】馬雲2015開年"雙響炮"背後的深長意味 2015-02-26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Apple Watch先天不足遭吐槽 前景成謎 2015-03-1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