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晚會或曝光問題P2P平台 行業監管政策將出
2015-03-14    作者:    來源:中國證券網
分享到:
【字號

  據悉,今年即將到來的“央視3-15晚會”,除對傳統消費領域的深入揭露外,也將對“餘額寶”、“P2P網貸”等互聯網金融模式進行“掃描”,曝光P2P問題平台。在P2P行業魚龍混雜的情況下,普通投資者很難憑一己之力評判平台綜合實力和真假,3-15晚會將呼籲監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迅速,但整體參差不齊,且缺乏有效監管。對此,央行行長周小川曾表態,去年金融界在準備一個對互聯網金融的新政策,這個政策主要體現為支持互聯網金融發展。另一方面,也要按照現在的監管框架給予適度監管。“但這個文件目前還正在起草討論中,應該不久就會與大家見面。”

  3-15或曝光問題P2P平台

  據央視3-15晚會負責人介紹,問題P2P網貸成央視315晚會投訴平台收到的熱點投訴之一。在P2P行業魚龍混雜的情況下,普通投資者很難憑一己之力評判平台的綜合實力和真假,315晚會呼籲監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

  央視3-15晚會有關人士介紹,從眾多投訴信來看,不少P2P投資者是高學歷、可熟練使用互聯網的人,説明一些騙人P2P平台具有很強迷惑性。

  從倒閉的P2P網站來看,一般有以下四個特點:一、大多數宣傳高回報,如已跑路的“中匯在線”,宣稱票據理財有18%高收益,而業內此類産品的年化收益率一般在8%以內;2015年首個倒閉的平台“裏外貸”,多個投資標的年利率接近或超過40%;二、網站建立初期目的就不純,類似龐氏騙局,以高息、短期標吸引投資者,利用新投資者的錢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有些甚至把服務器設在海外,斂財之後,關閉網站逃之夭夭,即使警方立案也很難追查;三、一個老闆建多個關聯平台;四、風險控制不力,沒有相應資質或經驗,導致“壞標”、“差標”都上了平台,有些還是大數額貸款。

  記者統計《網貸之家》公開數據發現,截至今年2月底,被曝光的問題平台數量已達493家,較兩年前增加5倍;累計待收金額超過50億元,較兩年前增加約60倍。這493家問題網貸平台的註冊地覆蓋全國26個省份,廣東、山東、浙江分別位居前三,其中廣東省問題平台數佔比就達到兩成。

  記者統計還發現,在P2P網貸平台涉及的問題中,提現困難佔接近半數,且這類平台中有不少之後證實為詐騙、跑路案例。此外,在出現問題時,待收金額過億元的P2P平台至少10家,包括裏外貸、中寶投資等,目前均已被警方立案偵查。

  行業監管政策將出

  3月12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2014年金融界在準備一個對互聯網金融的新政策,這個政策主要體現為支持互聯網金融發展。另一方面,也要按照現在的監管框架給予適度監管。“但這個文件目前還正在起草討論中,應該不久就會與大家見面。”

  具體談及P2P時,周小川認為,在目前來講,由於網貸沒有正式申請和取得叫銀行或叫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執照,因此不算做銀行或信用社。從這個角度來説,它還是屬於民間金融。

  同時,針對飽受爭議的P2P平台,周小川也提到了監管問題:加強對P2P網貸監管有兩種含義,其中一種是為今後如何使P2P網貸能夠走入健康的發展渠道,能夠更好地為客戶服務,進而對現有金融機構起到補充作用。

  他認為,從總體上來講,互聯網金融要逐步制定一些適合互聯網業務的規則,但也不可能做得非常超前。因為技術發展非常快,很難説有誰那麼聰明智慧,提前把所有出現的問題都想到,所以基本上還是一個隨着業務發展相適應地&&一些監管規則。而這些監管規則,因為覆蓋面非常大,所以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説互聯網支付方面將來能出哪些規則、眾籌方面能出哪些規則?P2P網貸將來會有哪些規則?不可一概而論。

  此外,周小川還強調,在制定網貸監管規則時應避免製造道德風險,客戶在參與P2P産品時應該考慮好風險。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美國公布2月PPI月率、3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
兩會聲音[2015-3-13]
3萬億“沒聽説” 萬億已分至各省
3萬億“沒聽説” 萬億已分至各省
兩會聲音[2015-3-12]
 
頻道精選:
【思想】重建“環保公信”時不我待 2013-06-14
【讀書】馬雲2015開年"雙響炮"背後的深長意味 2015-02-26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Apple Watch先天不足遭吐槽 前景成謎 2015-03-1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