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P2P引入“時間戳” 減少投資人維權顧慮
2015-03-13    作者:記者 吳雨/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近年來,網貸行業一路高歌猛進,儘管降低了投資門檻卻造成魚龍混雜,“跑路”事件頻發。特別是,由於缺乏監管和法律法規,受害人維權難度較大。近期,有多家P2P網貸平台引入“時間戳”服務,試圖解決電子材料偽造和篡改問題,讓網貸平台的電子合同具法律效力。
  “就輕輕點擊了一下鼠標,就算了簽了合同了?”近日新加入P2P網貸投資大軍的劉女士充滿疑惑地問記者,“電子合同被篡改了怎麼辦?誰來保證我的財産安全?”    的確,P2P網貸平台一方面豐富了人們的投資渠道,降低了投資門檻;另一方面行業口碑卻不太好,“跑路”事件頻發,受害者往往數眾多,且居住分散、投資數額不一,維權道路漫長。
  根據網貸之家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末,我國網貸運營平台達1575家,接近2013年的兩倍;但與此同時,2014年共有問題平台275家,尤其是12月份問題平台達92家,佔了全部問題平台數量的三分之一。
  “其實,不光是投資者對電子合約的有效性心存擔憂,我們P2P公司自身也有很多顧慮,一旦發生違約糾紛,電子合同如何能被法院採信是巨大的問題。”網信理財董事長李煥香説,P2P平台基於互聯網産生借貸業務,在交易過程中會産生大量的電子合同和數據,而電子數據的可無痕篡改問題往往令投資人産生顧慮。
  不過,目前部分P2P企業正在着手解除消費者的擔憂,對平台發生的每筆資金交易,利用“電子簽名”及“時間戳”技術進行審核和監控。
  聯合信任時間戳服務中心主任張昌利介紹,“通過時間戳,可以為每個電子合同生成一個對應的‘指紋’,如果有人想篡改數據,一定會和最初的‘指紋’不一樣。”
  專家指出,時間戳的權威性是由國家授時中心保障的,可以有效解決數據電文的存在性和內容完整性證明,適用於數據電文的法律效力證明。在進入P2P借貸領域前,時間戳已經被廣泛使用在知識産權保護、電子檔案、電子商務等領域。
  隨着近年來P2P合同糾紛案件的增多,時間戳的應用場景更為豐富,目前包括積木盒子、有利網、網信理財在內的多家P2P企業均引入了時間戳。
  “時間戳主要解決了在什麼時間存在什麼數據的問題,類似於第三方電子公正證書。”張昌利介紹,“在這個講究信息安全的年代,時間戳可以給出‘零知識證明’,也就是説我們可以證明文件的原始性卻看不見實際內容,極大地解決了信息安全問題。”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70多家P2P平台有意向與聯合信任時間戳服務中心合作,上線高峰將在今年的2月到3月。
  “由於現在P2P行業魚龍混雜,我們對不少P2P企業做了很長時間的跟蹤調查,對於客戶選擇很慎重。”張昌利透露,該公司正在着手與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合作,加大與推薦會員單位合作。
  作為第一個在P2P全平台、全流程使用時間戳的P2P平台負責人李煥香&&,“引入時間戳的成本分攤在P2P巨大的交易規模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所帶來的好處卻難以計數。P2P行業要想健康發展,需要積極樹立行業形象,首先必須解除消費者的擔憂,幫助消費者維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銀基富潤投資5000萬搶灘P2P
降息影響P2P收益 預計全年綜合收益率跌至12%
P2P行業監管細則應盡快落地
P2P平台需培育成熟商業模式
2月P2P網貸問題平台達58家
 
頻道精選:
【思想】重建“環保公信”時不我待 2013-06-14
【讀書】馬雲2015開年"雙響炮"背後的深長意味 2015-02-26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Apple Watch先天不足遭吐槽 前景成謎 2015-03-1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