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主要呈現出三個發展方向:首先是信息交換型産品,如智能手錶和谷歌眼鏡等;二是健康監測類産品,主要面向老人和兒童等人群;三是體感控制類産品,如眼動控制和腦電波控制等。總體來看,可穿戴設備市場正呈崛起之勢,其中智能手環一馬當先,而智能手錶仍然處在慢熱階段。根據瑞士信貸估算,全球可穿戴産品市場規模未來二至三年有望迅速增至500億美元。 在剛剛結束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全球科技巨頭紛紛攜可穿戴産品亮相,其中智能手錶就有多款。據報道,三星、聯想、華為、中興、索尼和HTC等廠商都展出了智能手錶或智能手環等新款可穿戴設備。但是,種類有限和功能重合度高是本次大會上可穿戴設備的顯著特點。華為輪值首席執行官(CEO)胡厚崑在大會期間&&,未來用戶口袋中的智能手機將會緩慢地轉變成為一系列可穿戴設備和虛擬設備。這也許是智能手機和可穿戴産品的理想結合方向。 市場研究機構IDC預計,2015年智能可穿戴設備將會持續爆發式增長,尤其是第二季度以Apple Watch為代表的智能手錶類産品陸續上市,將使2015年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超過640萬部,其中智能手環和手錶類産品將超過630萬部。 還有分析指出,未來幾年可穿戴設備市場將是智能手錶和智能手環平分天下的格局。根據研究機構CCS INSIGHT的統計,2013年全球智能手機和智能手環的出貨量為180萬部和290萬部,2014年為330萬部和1800萬部,預計2015年智能手錶將逐漸發力,二者的出貨量分別達到2700萬部和3600萬部。 目前,Jawbone和 Fitbit已經成長為智能手環市場的領軍企業,與銷路平平的其他智能手錶相比,它們兩家的産品將成為Apple Watch的最大對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