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言網語]期盼兩會釋放多重民生紅利
2015-03-03    作者:記者 班娟娟/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2015年作為“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無論改革、反腐等“國計”議題,還是住房、養老、環保等“民生”議題,都廣受矚目。而習近平總書記在羊年春節團拜會上強調,要“為人民增加更多福祉”,使民眾對今年兩會充滿期待。
  不少網民期盼,今年兩會能夠對一些迫切的民生訴求進行充分討論,對於傳遞到會上的“民聲”能夠給予回應並付諸實踐,相關部門能夠盡快遞交“民生答卷”。

  看病更方便 養老更公平

  2014年,醫藥衞生、養老體制改革動作頻頻。網民“以俠”説,醫改進行到今天,百姓得到了很多實惠,今年新農合補助標準還將大幅提高。但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大病醫保不夠完善,社區醫療力量也很薄弱,希望未來能增加大病醫保投入,將更多疾病納入醫保範圍,同時將醫改進一步推廣至基層醫療。
  “企業職工養老金每年都在漲是個好消息,但還是與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存在較大差距,什麼時候能縮小這個差距呀?”網民“譚誼”説,“今年全國兩會,我最關注的還是養老金問題,希望養老金會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希望養老制度更加公平透明。這樣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的生活才會更加幸福。”

  戶改更深入 城鄉更均衡

  2014年,中國戶籍制度改革正式拉開大幕。取消農業與非農戶口界限,破題城鄉二元壁壘,特大城市可積分落戶,取消暫住證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但是,作為一塊“硬骨頭”,戶籍制度改革前路依舊艱難。
  “中國再無‘農’和‘非農’的區別,戶籍改革邁出至為重要的一步,但在轉換稱呼之外,更要加速推進‘農’和‘非農’背後附着的權利和福利的真正平等化。”網民“木易”説,期望除了制度上取消城鄉之間的身份差異外,還要盡快消弭城鄉之間的權利和福利鴻溝。
  網民“凌兒”指出,日前有關部委聯合發文,將北京通州等62個城市(鎮)列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這些地區將推進積分落戶政策。“這總算是為外來常住人口融入北京等地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這些北漂有了新的期待。然而,北上廣等大城市的承載力畢竟是有限的,戶改之難,難在附着在戶口本上的公共福利差異,希望戶籍早日與福利剝離,讓我們在這裡安心扎根”。

  治霾更積極 執行更給力

  近年來,在全國兩會上,生態保護、美麗中國、霧霾治理等話題被頻頻提及。如何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能源體制改革、落實各方環保責任,網民對此頗為關注。
  有網民指出,治理霧霾主要是從低端産業入手,逐漸取締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工業。這雖然可能會對經濟的增長帶來挑戰,但是它也給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帶來機會。“新常態之下,向霧霾宣戰已是中央再明確不過的態度,對經濟和市場來説,這都不是一個簡單的産業問題,而是一個關係到整體經濟發展思路和市場格局的關鍵。”網民“朱振鑫”説。
  網民“別惹螞蟻”則&&,2014年“APEC藍”的經驗已經表明,我們對於霧霾治理不是沒有辦法,關鍵在於決心、勇氣和執行力。2015年,相信霧霾治理仍將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但我們更希望聽到和看到更具體、更科學的環保落實方案以及督察、嚴懲環境違法行為的“鐵拳”。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十部委鼓勵民資參與養老服務
告別暫住證 迎來戶籍改革關鍵年
地方政府“壯士斷腕”治污治霾
[議事壇]治霾限行應依規合法
網友最關心的國務院2014十大政策出爐 戶籍改革排第三
 
頻道精選:
【思想】央行降息可刺激經濟但作用有限 2013-06-14
【讀書】馬雲2015開年"雙響炮"背後的深長意味 2015-02-26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三界碑”居民生活苦樂不均 2015-03-0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