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連續7個交易日上漲,每日漲幅雖然不大,但中國鋁業的表現在眾多大盤股中依然可圈可點。不過,春節後首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出現回調之勢,顯示出投資者仍然對於這家打破國內A股虧損紀錄的上市公司的未來感到擔憂。
1月30日晚間,中國鋁業公告預計2014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163億元左右,同比下滑1819%。
在此之前,在A股交易史上虧損超過百億的公司只有兩家,分別是東方航空和中國遠洋。前者於2008年虧損了138.28億元,後者則在2011年虧損了104.5億元。中國鋁業的虧損額超過了前兩家。
近年來A股虧損王的頭銜頻頻被央企摘取。有統計顯示,在目前已披露2014年業績預告的145家央企上市公司中,業績預虧的超過30家。掌握資源優勢的央企為何頻頻成為虧損大戶?除了行業環境影響之外,還與公司經營和監管體制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虧損央企如何實現突破,是刮骨療傷,還是小修小補,備受關注。
都是計提惹的禍
“這兩年來,只要一到年報披露前期,看到資産計提就會特別緊張。長油的印象太深刻,如今中國鋁業也來這套,不過,相信這麼大一家公司應該不會重蹈長油的覆轍。”作為退市央企長油的小股東,股民趙傑很不幸二度陷入了計提的陰影。
1月31日,中國鋁業發布了《2014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公告顯示,經該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4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163億元左右。而公司2013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48億元,相當於2014年的業績同比下滑1819%。
對於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中國鋁業給出了3個理由:一是對部分長期資産計提大額資産減值準備;二是電解鋁平均價格下降幅度大於成本下降幅度;三是對內部退養及協商解除勞動關係人員計提辭退福利費用。
在此之前,中國鋁業公布的2014年前三季度業績顯示,公司的虧損額度只有54.12億元,這就意味着,僅2014年四季度,中國鋁業虧損額就超過百億元。
與預虧公告同時發布的《關於計提大額資産減值準備的公告》,透露了中國鋁業在短時間內虧損額劇增的真正原因。
公告顯示,中國鋁業計提大額資産減值準備55億元左右,增加公司2014年度合併報表中歸屬於母公司凈虧損額約55億元。
其中,中國鋁業重慶分公司80萬噸氧化鋁項目因當前氧化鋁價格較建設期間價格下降幅度較大,以及礦石資源負變大,天然氣等能源成本高等原因,處於持續虧損狀態,於2014年7月停産,計提長期資産減值準備約人民幣33億元。而該項目奠基於2006年4月,2013年7月份全線投産,也就是説,該項目僅投産一年便停産。
中鋁寧夏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鋁寧夏”)下屬四家硅産業子公司嚴重虧損,並已全面停産,計提資産減值準備約人民幣14億元。
實際上,中國鋁業早在去年12月開始就已經開始着手處理業績虧損的中鋁寧夏下屬4家硅産業子公司。2014年12月18日,中國鋁業董事會批准對4家硅産業子公司資産重組。一週之後,4家硅産業子公司的股權在北京産權交易所掛牌出售,掛牌出售價格為1元。而其中3家子公司的市場評估值均為負值,合計凈資産評估值為-10.46億元,因此掛牌價格為象徵性的1元。
不過,截至1月23日,中國鋁業未徵集到意向摘牌者,公司只能對上述4家硅産業子公司採取破産清算或解散清算的方式終止經營。
此外,中國鋁業還決定拆除報廢多家分公司的電解鋁生産線相關資産和河南分公司的炭素生産線長期資産,計提資産減值準備合計約人民幣8億元。
“長油當年也是在年報之前大幅計提,最後導致退市。雖然中國鋁業距離退市還有很遙遠的距離,但有過那一段經歷之後,看到大幅資産減值計提仍然心有餘悸。”趙傑説,“本來去年年底買入中國鋁業,到1月份的收益還不錯,但隨着大盤回調和公司業績預虧,到減倉時收益縮減了不少”。
1月31日公布業績虧損當日,中國鋁業股價開盤報5.04元,比上一交易日的收盤價5.53元,低開超過7%,這一開盤價距離當日5元的最低價也不遠。
不過,相比散戶的不淡定,機構對於中國鋁業大幅計提之後的判斷卻非常積極。
瑞銀證券認為,“經過2012-2014年大額資産減值,公司的高成本經營性資産計提已經較為充分,公司人員從2010年的10.8萬人逐步下降至6萬人附近。考慮到以上因素,公司2015年經營出現虧損的壓力已經大幅降低,2015年將積極扭虧為盈。”
着力扭虧布局
資産減值集體有可能讓中國鋁業擺脫包袱,但中國鋁業能否扭虧為盈仍有很多不確定性,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鋁價的持續低迷,這也是中國鋁業業績大幅下滑的另一個原因。
“鋁價從3季度的15000元/噸高點跌至12800元/噸附近,鋁價已經跌破公司生産成本,由此造成公司去年第四季度進一步虧損。”瑞銀證券研報&&。
中金公司也在研報中預計2015年鋁價將繼續低位波動,對中鋁扭虧造成較大挑戰。
今年有多家鋁行業的上市公司受到鋁價下跌的困擾。
魯豐環保、雲鋁股份就公告2014年業績出現大幅下滑,其中魯豐環保預計2014年虧損2.6億元至2.9億元。雲鋁股份則預計虧損4億元至4.5億元。
雲鋁股份&&,報告期內,受國內外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鋁價出現大幅下跌,2014年長江有色、廣東南儲鋁錠現貨均價分別為13474元/噸、13569元/噸,相比2013年分別下降了約7.02%、7.09%,雖然公司主導産品成本有所降低,但仍不能抵消價格下跌影響並導致虧損。
而少數實現盈利的公司其業績也並非來自主營業務的增長。以中孚實業為例,該公司預計2014年度將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00萬元至4500萬元,主要原因為控股子公司實施直供電使得用電成本大幅下降,另外河南子公司確認了2.39億元的關停補償款。
面對2014年的鉅額虧損,2015年如何實現扭虧是擺在中國鋁業面前最大的問題。這也是擺在去年10月剛剛空降為中國鋁業董事長的葛紅林面前最大的問題。“扭虧”是當下這家大型央企掌門人挂在嘴邊的詞彙。
在新年致辭中,葛紅林&&,2015年是中國鋁業改革發展的關鍵之年,是扭虧脫困攻堅戰的轉折之年。
2月10日,中國鋁業在總部召開了幹部大會。在此次大會上,扭虧脫困依然是中鋁2015年的首要目標。對於2015年的結構調整計劃,葛紅林形象地用“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形容。具體來説,做加法,堅持做強做優做精主業,加快培育新的增長點;做減法,淘汰落後,處置不良資産,止住“出血點”,減少“出血量”;做乘法,把創新驅動作為扭虧脫困和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做除法,做大分子,做小分母,提高勞動生産率和資本回報率。
在上述幹部大會上,葛紅林對扭虧脫困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從2015年開始,下屬子公司將按月按季完成經營目標,並逐月聽取板塊扭虧脫困進展情況的回報。
而對鋁板塊下屬的虧損大戶,中鋁總部將選擇性地聽取這些下屬公司主要領導的月度扭虧工作述職。
而在幹部問責機制上,葛紅林則提出:“對作出貢獻的予以重用,但也絕不讓混日子的一把手謀到‘好崗位’,或得到提升。”
很明顯,中國鋁業極力想在2015年扭虧,但國浩資本對其今年實現盈虧平衡的目標存有懷疑。
國浩資本對於中國鋁業致力精簡其業務的努力,及其未來兩年的時間分別將鋁土礦及電力的自給比率由55%提升至80%和30%提升至35%的目標&&認同,但該機構認為,由於公司的規模太大,這些行動為業績所帶來正面的影響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
“要注意的是由於中國鋁業自供電的比例較低(電力佔鋁生産成本的1/3),其生産成本一向偏高,預計在2014年鋁價需達14700元,公司才達到盈虧平衡點,而現時鋁價為12690元。”國浩資本認為,鋁價最近弱勢,已自2014年9月份的高位回落15%,並達到2009年5月份以來的新低,而公司的債務負擔亦沉重,截至2014年9月底的凈負債權益比重達185%。
倒逼央企改革
如趙傑所注意到的那樣,央企的巨虧似乎都與大幅計提有關。
同樣是有過百億虧損經歷的東方航空,也存在過突然大幅計提的情況。2005年6月之前,東方航空的計提資産減值金額平均為1.51億元,但2006年計提資産減值金額增至9億元,2008年則突增至20億元。
東方航空的資産減值計提最終收到了效果。在2008年計提的資産減值中,東方航空將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損失全部計入公司2008年度損益,相當於預提了後一會計年度的虧損,為來年卸下了包袱。
與計提相匹配的就是高管的變動。2009年東方航空更換了董事長、總經理和財務總監。與之相似,2014年10月中國鋁業也迎來了新任董事長葛紅林。
“大額計提資産減值就是為了輕裝上陣,沒有哪個新任高管希望將前任的爛賬留到自己的任期內,這對公司來説是好事兒,但也存在隱患。前期可能有利於新任領導做業績,但後期公司可能就前途未卜。”香港一家外資投行滬港通研究員對《國際金融報》記者&&,“這是目前央企存在的問題,在國企新改革背景下,我們希望能看到一些新的變化”。
以中國鋁業為例,在前幾任掌門人在任時,對中國鋁業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2009年初,時任香港中旅(集團)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熊維平接到一紙調令,回京出任中鋁公司總經理。彼時,受金融危機影響,中鋁公司已經陷入嚴重虧損。2008年前8個月,中國鋁業還盈利80多億元,但接下來的4個月不僅虧掉了前8個月的利潤,還倒賠了將近70億元。
回到自己一手參與創辦的中國鋁業後,熊維平提出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到2020年,把中國鋁業建設成為最具成長性的世界一流礦業公司,海外資産達到30%、上游資産達到50%以上;綜合實力進入世界礦業公司前5名。
不過,雖然熊維平是最了解中國鋁業的人,但在行業趨勢之下,熊維平要力挽狂瀾仍然力不從心。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數據&&,在2008年價格暴跌後短期反彈至2010年初的17310元/噸。2014年6月末,下降至13496元/噸。2013年電解鋁全行業虧損23.14億元,2014年1月至6月虧損148.06億元。
對於如此的行業背景,熊維平也曾感嘆過:“2009年回到中鋁後,確實沒趕上好時候。”但他並未放棄。
2014年初,熊維平基於現實提出了更有針對性的目標:2015年實現本質脫困。“即公司實現並保持可持續的整體盈利;各板塊都實現盈利”。
然而,在現有的體制之下,熊維平顯然很難顯示自己的“壯志”。2014年10月,熊維平也帶着遺憾卸任。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現行考核評價乃至問責機制還存在不少問題。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變化已經出現。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中央管理企業主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和《關於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這是中央深改小組審議的關於國資改革的首批文件。
緊接着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央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會議認為,要對不合理的偏高、過高收入進行調整。形成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與企業職工之間的合理工資收入分配關係,合理調節不同行業企業負責人之間的薪酬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目前國資監管工作出現了一些偏差。主要問題是:國資監管工作定位不夠準確,監管權力行使範圍越來越寬,審批備案事項越來越多,出現過多干預企業具體經營現象;對不少事項的監管,仍然沿用過去針對國有獨資、控股企業的監管方式,忽視了企業的股權結構和治理規則,適應不了企業改革發展形勢的新變化。”去年11月初,國務院國資委[微博]網站公布了國務院國資委[微博]副主任、黨委副書記黃淑和在全國國資委系統指導監督工作研討培訓班上指出,在這種情況下,國資委將探索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産監管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李錦&&,在本輪國企改革中,關於組建或者改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以及董事會改革等內容正是為了國資委放權,將企業經營決策權交給企業董事會,讓企業真正實現市場化運作,這一定是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