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資料圖片 |
《經濟參考報》記者2月15日從國家能源局獲悉,2014年全國新增並網光伏發電容量1060萬千瓦,僅完成年初目標的76%,其中力推的分佈式光伏僅完成26%。不過,這似乎並不影響國家能源局對2015年形勢的樂觀判斷,預定全年新增光伏並網目標達到1500萬千瓦,比去年實際完成量提升50%。
業內人士認為,2014年光伏裝機目標未完成的原因在於項目核準制改為備案制後,地方項目審批節點普遍延後,以及項目建設融資遲緩,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不足等。2015年光伏行業政策扶持力度有增無減,目標完成的最大難點還是在分佈式光伏上,可以不斷複製的以市場為導向的商業模式仍未找到。
2014年我國光伏電池製造企業正從虧損的泥潭中逐漸走出。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全球産量排名前10名企業中,中國佔據6席,前4名均為我國企業。從光伏上游産業發展情況來看,2014年,國內多晶硅産量約13萬噸,同比增幅近50%,進口約9萬噸。光伏電池組件總産量超過3300萬千瓦,同比增長17%,出口占比約68%,多數企業産能利用率提高。
這一切背後是光伏發電市場的不斷擴大。2014年我國全年光伏發電累計並網裝機容量2805萬千瓦,同比增長60%,其中,光伏電站2338萬千瓦,分佈式467萬千瓦。光伏年發電量約2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過200%。而2014年全國新增並網光伏發電容量1060萬千瓦,其中,新增光伏電站855萬千瓦,分佈式205萬千瓦。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年初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對當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目標設定為1400萬千瓦,其中600萬千瓦為地面光伏電站項目,800萬千瓦為分佈式發電項目。在去年上半年僅完成330萬千瓦後,8月初國家能源局下調了全年目標,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提出“力爭全年光伏發電新增並網容量達到13GW以上”。此後又進一步將裝機並網目標下調到10GW,最終才勉強完成。
華創新能源指出,2014年並網光伏容量較少的原因主要是,地面電站路條上半年沒有審批下發,導致地面電站建設有所滯後;其次,由於補貼政策導致分佈式光伏項目收益率無法保障,分佈式光伏行業商業模式出現嚴重問題,項目推進速度嚴重低於政策預期。
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光伏産業研究員紅煒則認為,這主要是受到體制和投資兩方面問題掣肘。投資層面主要是投資風險的多元化與有限的收益不成比例,而類似分佈式光伏電站投資面臨的風險是極其不確定的,政策體制層面則是取決於政策調整和改革的綜合推進,比如土地制度的改革也會影響到光伏電站的建設。
2015年光伏行業政策扶持力度有增無減。自去年12月發文扶持光伏,示範區擴容翻倍後,國家能源局年初內部下發《關於徵求2015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意見的函》。其中預定今年光伏發電計劃新增規模總量為15GW,其中大型地面電站將達到8GW,分佈式達到7GW,並規定了屋頂分佈式不低於3.15GW。
“2014年有超過3GW的項目建成沒有並網或者尚未開工建設,而部分項目將結轉到2015年。在備案指標越來越稀缺的情況下,新增備案開工的項目和結轉項目的規模加在一起將超過15GW。而且國家能源局明確電網支持和能源主管部門的精細化管理,保證光伏項目工作進度。”安信證券分析師黃守宏預計,2015年光伏新增建設裝機將超過16GW(甚至可能達到18GW),同比增幅超過60%。
紅煒&&,集中式電站完成目標是沒問題的,最大的難點在分佈式,目前分佈式光伏市場政策頻出但效應有限,制約因素並未因政策得以根本改善,關鍵在於找到可以不斷複製的以市場為導向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