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明確監管部門 業內盼盡快&&細則
2015-02-12    作者:記者 王旺旺/上海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近日,銀監會進行機構調整,新增設立銀行業普惠金融工作部,牽頭推進銀行業普惠金融工作,P2P網貸將劃歸至該部門監管。業內人士&&,此舉是規範行業健康發展的重大舉措。
  據網貸之家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國內P2P平台已達1575家,較2013年上漲96.88%,但問題平台也劇增,全年問題平台達275家,是2013年的3.6倍。
  一方面是行業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是問題頻繁暴露,詐騙、“失聯跑路”和提現困難的平台屢見不鮮,我國的P2P網貸行業正經歷着“冰火兩重天”的尷尬局面。
  業內人士認為,從2007年國內第一家P2P網貸平台誕生至今,監管一直處於空白,包括行業的大原則和具體實施細則都沒有&&,尤其是對行業的准入門檻、平台資質、資金託管、信息披露等幾大重點方面的原則約束都不明確。
  對此,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岩岫認為,對P2P網貸的監管必須要盡快落實。他説,P2P網貸監管思路是要落實實名制原則,投資人與融資人都要實名登記。網貸平台不能持有投資者的資金,採用第三方託管的方式,不能建立資金池,而且資金流向要清楚,避免違反反洗錢法規。
  對P2P網貸平台而言,監管的到來,不少企業都&&歡迎。上海國誠金融CEO王建章説:“監管空白對平台投資者不利,對行業也不利,熱錢看到這個行業有利可圖,不管資質如何,都蜂擁而上,風險容易累積。”
  上海翰典金融副總裁唐震認為,將原來一些模糊的領域,明確列入監管範圍,對促進互聯網金融生態的健康發展有利。本次銀監會機構調整既是宏觀層面簡政放權的一步,更是政府、監管機構充分認識到互聯網金融對中國金融生態環境和行業的變革之力,及時做出的反應。
  不過,本次機構調整只是將互聯網金融的相關專業領域列入監管範圍,但尚未明確監管方式和具體手段。“未來仍期待具體的行業監管細則&&。”唐震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370家P2P網貸接入央行網絡金融徵信系統
P2P網貸的2014:紅嶺創投1億元壞賬敲響償付能力警鐘
P2P網貸:“刀尖舔蜜”的喜與憂
P2P網貸平台監管體系亟待完善
P2P網貸平台風險再拉警報 紅嶺創投深陷1億壞賬
 
頻道精選:
【思想】“紅包大戰”狂歡 請留一份清醒 2013-06-14
【讀書】一個優秀房地産操盤手的營銷之道 2015-02-09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P2P平台自擔保暗藏金融風險 2015-02-12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