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業戰略“脫軌”致行業性衰退
2015-02-10    作者:記者 傅勇/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回顧2014年,全球零售企業有的上市,有的退市;有的開店,有的關店,一片忙碌。雖然各大企業的年報還未公布,但從前三季度的市場表現,我們已能夠預測2014整年零售企業出現了行業性衰退。全球零售業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未來零售企業到底應該怎樣走?《經濟參考報》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家電産業問題專家羅清啟先生。

  零售企業被互聯網“閃了腰”

  《經濟參考報》:從全球零售企業財報來看,2014年第三季亞馬遜凈虧損4.37億美元,2014年上半年Tesco利潤暴跌92%。不論是實體企業還是電商企業,皆出現利潤下滑局面,所有零售企業都在擁抱互聯網,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現象?
  羅清啟:去年大家都在提互聯網化、提轉型,但是效果卻不明顯。其實,不少零售企業正是被洶湧而來的互聯網迷惑了方向。
  互聯網到底是什麼?個人認為,互聯網本質上只是個工具,是個手段,但是不少企業卻是把它當成了目的,當成了結果。所以,互聯網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如何使用互聯網這個工具更好地為用戶服務。目前不少企業只是跟隨互聯網轉型的大軍,一味地追求所謂的互聯網化,在這一過程中迷失了自我。於是,作為互聯網主體的用戶反倒是被忽視了。
  忽視消費者的後果就是消費者也忽視了企業,以致這些企業業績下滑。零售企業沒在用戶身上用心,用戶便不會買它的賬。真正的互聯網化其實是用互聯網的工具提供給消費者更好的産品、體驗和服務,可是現在的企業卻把這兩方面顛倒了,這是互聯網時代下不少零售企業所犯的經營邏輯上的錯誤。

  開店、關店都是瞎折騰?

  《經濟參考報》: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國主要零售企業共計關閉201家門店。國外的梅西、Tesco等全球知名品牌亦有相同舉動。同時,亞馬遜、京東、淘寶等又紛紛在線下開店。為什麼有的開店、有的關店?
  羅清啟:行業裏把2014年稱為O2O元年,這些開店或者關店的企業表面上看起來貌似在布局O2O,本質上反映的問題則是零售企業走在了用戶後面,零售企業的轉型慢於了用戶需求,零售企業沒有與用戶在同一軌道上發展。
  在沒有真正了解用戶需求、沒有找到未來發展方向的基礎上,零售企業只能以這樣或那樣的舉措掩蓋與用戶脫節的實質。因此,開店、關店看起來是零售業主動的突圍之路,其實都是被動的無奈選擇。
  零售企業存在的本質是創造需求。零售業是靠用戶滿意來贏取口碑,用戶的滿意度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無形資産和美譽度。但是現在很多企業的神經變得麻木了,失去了對用戶需求的感知能力,只是一味地關店或者開店。短時間內或許無法評判這些企業做法的優劣,但是企業業績卻會讓一切水落石出。零售企業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認識到自身發展的問題,不能從用戶的角度審視自身在走的路,便不能實現真正的變革、獲得長足的發展。

  謹防成為資本的“奴隸”

  《經濟參考報》:去年不少企業在海外上市,但企業效益卻未隨之增長,相對成熟的西方零售業也遭遇寒流。反觀國美集團最近釋放消息&&,2014年預期凈利增長40%,這是否預示着全球零售格局將會發生巨變?
  羅清啟:互聯網時代,用戶更為關注自己的體驗需求。零售企業存在的價值就是給予用戶更好的購物體驗,這裡面涵蓋了産品、服務等多個層面的內容,用戶了解一個企業或者品牌還是從接觸的産品和服務入手,所以行業提到的回歸零售本質就是回歸産品與服務的本質,這才是互聯網的精髓。
  國美能夠連續實現八個季度的盈利增長正是歸功於它的O2M全渠道戰略,表面上是全面打通線上線下、全方位的滿足用戶需求,實質上則是國美與用戶在同一軌道上發展,用戶需求發展的方向正是國美集團發展的方向。
  互聯網時代的零售企業和用戶不是主體與客體的關係,而是融為一體,是協同的、共贏的。從目前的全球市場來看,以國美為首的中國零售企業在用戶需求的探索上先行一步。企業上市當然無可厚非,重要的還是不能轉移了焦點,投資者固然重要,可是不能重要過用戶。只有始終以用戶為中心,走在用戶前面,才不會成為資本的奴隸,如果用戶不滿意,企業和投資者都不會有好業績。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五部委:鼓勵創新發展模式 引導零售企業轉型升級
普華永道:傳統零售企業銷售增長水平下滑明顯
廣西嚴查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問題 清理大型零售企業175家
1月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環比增4.5%
商務部綠皮書:8成零售企業節能環保處於"基礎層"
 
頻道精選:
【思想】國企反腐力推深化改革 2013-06-14
【讀書】一個優秀房地産操盤手的營銷之道 2015-02-09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農民工討薪陷“連環債”深坑 2015-02-09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