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裏外貸”近10億違約
投資者指借款人與平台關係密切 涉嫌非法自融
2015-02-06    作者:記者 劉麗 張彬/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P2P平台盡然淪為了個別人的斂財工具。
  近期,有P2P史上“原子彈”之稱的驚天大雷爆發,P2P平台裏外貸待收本息達9.34億,出現兌付危機。值得關注的是,另一家公司上鹹bank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1.56億也被警方立案調查,而兩家平台融資得來的大部分錢款都被投進一家叫清大華創置業有限公司(下稱“清大華創”)的房地産企業,而該公司的法人、董事長高琴目前已被警方控制。有投資者爆料,裏外貸與上鹹bank的實際控制人均為高琴,二者作為關聯平台涉嫌非法自融超10億。記者&&這兩家平台,但都已人去樓空。

  借款人高琴販賣金銀花起家

  記者查詢工商局網站,發現早在2003年10月,高琴就成立了山東鼎生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並擔任法人,該公司主要經營農業技術及産品開發。據知情人士爆料,高琴與丈夫張傑最先從事的職業為種植和販賣金銀花茶,並靠此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賺得人生第一桶金。
  第二年,即2004年8月17日,高琴張傑夫婦進軍當時如火如荼的房地産,並成立山東鼎達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高琴擔任法定代表人。該公司官方網站顯示:山東鼎達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 股東共同出資組建,主要投資者為山東省鼎達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等。
  記者通過查詢工商局網站,發現山東省鼎達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主要人員一欄有孫友衛的名字,該人日後成為裏外貸的公司法人。
  2011年6月8日,高琴夫婦成立濟南清大華創置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為高琴,主營房地産開發項目。清大華創主要樓盤名叫長嶺山花園項目。裏外貸此前宣傳的投資標的也正是此項目。這也説明,裏外貸已經觸及p2p公司不能自發自融的監管紅線。
  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同時還涉及多家機構,有不少企業為其提供資金,包括長安信託、新華信託,金地集團旗下的私募基金公司亦被捲入,但具體涉及多少資金則尚不得而知。
  2012年,高琴通過清大華創下屬地産項目收益權作為抵押,鼎達公司和高琴本人作為連帶擔保方向長安信託融資1.5億人民幣用於地産項目的開發,利息為10%,時間為1年。至2013年12月,因清大華創未按合同約定履行義務,長安信託向陜西省西安市公證處申請出具執行證書。濟南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在2014年3月裁定:凍結、劃撥被執行人清大華創、山東鼎達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高琴銀行存款人民幣1.6億元整,或查封、扣押其同等價值的財産。爆料人士稱,此事件也成為高琴夫妻資金鏈斷裂的導火索。

  裏外貸、上鹹bank高息吸存

  2013年,P2P網貸行業在中國逐漸發展成熟。當年4月18日,北京眾旺易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裏外貸)成立,而該公司的法人代表為之前提到的鼎達裝飾孫友衛,該平台註冊資本1000萬元,法人股東為山東省萬軍投資有限公司。知情人稱,孫友衛與高琴夫婦的交情從2003年就開始了。
  記者查閱其網站發現,裏外貸標的年利率基本都在19.8%左右,有的還獎勵0.2%或者8.5%甚至16%,綜合起來一些項目投資者理論上可獲得45%的年化收益,投資期限1個月—12個月不等。從裏外貸上線至2015年1月22日,累計成交額超過24.6億元。
  據網貸天眼統計數據顯示,裏外貸運營的兩年時間裏,平台借款人僅42位,每位借款人筆均借款額31.89萬元,筆均借款額最高達200萬元,前20位借款人借款總額佔比高達99.66%。數據顯示,在排名前3位的借款人中有2位借款金額超過了4.5億元,一位達到了2.5億元,借款總額超過了11.7億元。
  如此高額的借款,再加上裏外貸給出的將近40%的超高收益,爆料人士稱,該平台幕後操作者就是高琴夫婦,真正借款人也是高琴夫婦,平台資金模式大致是前期平台融資,接着購入土地或其他項目,之後抵押向銀行借款或發布信託産品,然後歸還欠款,再循環進入下個項目。
  知情人士向記者爆料,上個月跑路的P2P平台山東上鹹投資有限公司(上鹹bank)實為裏外貸的馬甲平台,實際控制人也為高琴夫婦。坊間還有消息稱,裏外貸出現提現危機時,曾從上鹹BANK緊急調了一部分錢,用於安撫部分投資人。頗為巧合的是,在上鹹跑路數日後的1月22日宣布停業,而裏外貸1月26日發布公告稱,由於裏外貸借款人高琴已被濟南警方控制,公司暫停一切業務。
  其實兩公司的蛛絲馬跡可從其股東公司中尋得,2014年相繼成立的山東省萬軍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稱“萬軍投資”)、濟南華倉投資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稱“華倉投資”)分別為裏外貸和上鹹bank股東,記者通過查詢工商局資料發現,兩家公司的主要人員信息一欄均有劉懷軍的名字,劉懷軍在華倉投資擔任經理,同時在萬軍投資擔任監事。

  專家建議:遠離高息平台

  據網貸之家的數據,截至1月23日,裏外貸總成交量22.48億元,待收本息共計9.34億元;平均借款期限5.56個月,綜合收益率高達39.77%。“裏外貸這種高息P2P平台,自融的可能性很大。”
  針對收益率極高的網貸平台,理財范COO葉映輝向《經濟參考報》記者分析道:“自年末央行降息後,社會的平均融資成本一直在下降。所以一個收益明顯高於社會融資成本的平台,一般要麼是自融,要麼是另有他圖。投資人對於這類平台應該引起足夠的警惕,目前的經濟形式下並沒有能承擔如此高收益的産業,即使是權益類産品也難達到,長期高收益是難以為繼的。”
  “投資人選擇平台時需要理性分析,不能過分追求收益,很多問題都暴露在細節方面。平台産品結構、高管金融行業從業背景、借款項目信息披露、准入機制等都是需要考察的因素,綜合各方面因素在收益和風險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葉映輝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五成網貸資金託管或空白 銀行蓄勢P2P資金託管
P2P發展空間巨大 規範運營是生命線
370家P2P網貸接入央行網絡金融徵信系統
老牌金融機構競相擁抱P2P平台
大數據揭秘:P2P、銀行理財、寶寶,誰最適合你?
 
頻道精選:
【思想】降準降息的空間全面打開 2013-06-14
【讀書】在長跑中勝出的企業總有其不尋常之處 2015-01-14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全球發力再寬鬆 激發貨幣競貶 2015-02-06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