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資金入市降溫 1月融資規模降四成
股市震蕩調整 傘形信託受限
2015-02-04    作者:記者 鐘源/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受股市大幅震蕩調整和傘形信託降杠桿影響,近期信託資金入市明顯降溫。用益信託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1月68家信託公司共成立證券投資類信託216隻,融資規模為98.3億元。與2014年12月發行351隻,融資176.5億元相比,産品數量和融資規模均下降四成左右。
  “近期不管是從一級市場信託公司提供的産品,還是二級市場上目標客戶的詢問熱情上看,相比年前都要冷清些。”一位知名第三方理財機構的市場人士3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去年二季度以來,證券類信託持續發力。但進入2015年以來,隨着市場震蕩加劇,信託資金入市開始變得謹慎起來。
  對此,格上理財分析師王燕娛認為,1月證券投資類信託成立數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1月二級市場出現震蕩調整的行情,並非好的建倉時機,或出於這一考慮,各信託公司發行證券投資類産品有所放緩;二是此前傘形信託高杠桿運行、規模快速增加積聚了一定風險,近期銀行開始主動降杠桿及收緊傘形信託規模。
  中國信託業協會去年12月31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度資金信託對證券市場的投資規模(按投向統計)為1.84萬億元,佔比為14.18%。超越了此前的融資大戶房地産,成為資金信託的第四大配置領域。而用益信託網統計顯示,2014年68家信託公司全年共發行2628隻證券投資類信託産品,規模為1113.4億元,發行數量同比翻了一番,融資規模增加超三成。增加最為明顯的是去年二季度之後,三個季度共發行2190隻證券投資類信託産品,規模達968.2億元,佔全年規模的87.0%。
  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證券市場從去年7月出現好轉後,市場資金逐漸向股市回流,其中具有高杠桿效應的傘形信託是其主要渠道。
  傘形結構化信託是由證券公司、信託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合作,結合各自優勢,為證券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提供投、融資服務的結構化證券投資産品。具體來説,就是用銀行理財資金借道信託産品,通過配資、融資等方式,增加杠桿後投資於股市,目前傘形信託的杠桿率最高可達3:1。
  機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傘形信託市場存量規模已超1500億元。由於近期受到部分投資者尤其是超大戶的青睞,有機構人士估測,傘形信託的規模目前已達到3000億至4000億元。
  不過,近來多家機構開始意識到傘形信託高杠桿積聚的風險。1月27日,光大銀行總行首先做出加強股票配資業務風控的決定,將股票結構化産品(傘形信託)最高配資杠桿降至1:2.5。有的信託公司還硬性規定,在做投資配置時,對於單個股票投資設置15%至20%的上限,不許投資股指期貨和ST股票,對於創業板股票謹慎投資等條件。
  中金公司認為,由於監管層擔心高杠桿招致系統性風險,已於今年1月開始收緊傘形信託,預計往後投向金融機構的資金增幅可持續性不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去年信託業人均利潤首現負增長
部分銀行收緊傘形信託高杠桿
2014年社會融資規模比上年少8598億元
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信託業轉型要做專做精
明年項目融資規模1.5萬億 PPP扛旗“民間4萬億”
 
頻道精選:
【思想】改革創新是農業現代化根本動力 2013-06-14
【讀書】你我都是“資本家”,或大或小 2015-02-03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寧夏徵地第一案:國企老總以司法"潛規則"搞垮民企 2015-02-0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