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社區樓院長制度探索基層服務新模式
2015-01-29    作者:記者 程楠 陳斌/蘭州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您好,我是暢家巷社區樓院長李小帆,請問有什麼問題需要諮詢?”説話間,她遞上一張印有“竭誠為您服務”字樣的社區樓院長&&卡。
  説話的李小帆是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近2000名樓院長中的一員。社區樓院長在就業、低保、廉租房、計生、環衛、法律援助等方面為所在轄區居民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務。
  蘭州市酒泉路街道暢家巷社區主任曲艷婷介紹,服務是社區永恒的主題。目前,社區居民需求在不斷産生變化的同時,對社區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社區每位樓院長的管轄範圍由100戶至500戶不等,社區所有的樓院長都向居民發放了印有自己名字和電話的&&卡,方便群眾隨時&&溝通。”她説。
  “除了上傳下達,宣傳惠民政策,大多數時候都在幫助居民做些家長裏短的瑣事,”李小帆説,“為住戶登記人口計生信息,幫助孤殘老人做飯洗衣、宣傳惠民政策和調解鄰里糾紛等等,正是在這些小事中我們拉近了鄰里關係”。
  基層樓院長的細緻服務,成為&&起社區和普通居民之間的紐帶,鄰里關係比以前更密切了。居民有了困難,就會想起這群熱心的社區樓院長。
  “現在大傢伙一有事,首先都會想到來找我們樓院長,”62歲的樓院長王世玲笑着説。她告訴記者,樓院長沒有周末和節假日一説,只要群眾有困難需要幫忙,他們就會出現。每個樓院長的個人信息,也都公示在小區的顯著位置,真誠的服務贏得了大多數居民的信賴和尊重。
  為體現樓院長價值和提升工作積極性,從2015年1月開始,蘭州市城關區決定對樓院長實行生活補貼制度,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讓樓院長帶薪上崗,區級財政根據每名樓院長管理服務的戶數,按照每戶每月2元的標準給予生活補貼,以進一步提高樓院長為群眾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據了解,目前蘭州市城關區150多個社區共配備了2000多名居民樓院長,為轄區50多萬戶居民提供服務。這些樓院長大都在所在社區居住,熟悉本樓院情況,而且具有較好的組織協調、溝通交流和信息處理能力。他們的貼心服務贏得了社區居民的交口稱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無錫:政府購買服務讓社區養老更給力
社區健康服務業將成外資投資新亮點
沒有大社區就不會有大電商
深圳:大型社區遭遇跨區污染困境
寧夏:基層服務經歷成醫技人員晉陞職稱"門檻"
 
頻道精選:
【思想】貶值預期並不意味着人民幣會大跌 2013-06-14
【讀書】城市發展的迷茫與反思 2015-01-28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深陷分紅悖論 “鳥巢”模式鎩羽 2015-01-29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