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現場]鋼企鉗工變身創新“大師”
2015-01-22    作者:記者 王炳坤/瀋陽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小平頭、個不高,一身工作服洗得發白,腳下的大頭皮鞋沾着泥點。站在記者面前的李超,很難讓人將他與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當代發明家”、“時代楷模”這些榮譽&&起來。
  見記者發愣,李超一雙大手伸了過來,隨後彬彬有禮地招呼大夥進了他的創新工作室——一間設在工業吊車、軋鋼生産線、加熱爐等大型設備“叢林”中的二樓辦公室。
  擔任鞍鋼股份公司冷軋廠四號線設備作業區作業長的李超,目光炯炯有神,言談充滿自信。參加工作25年,他從鞍鋼一名普通鉗工,到負責設備運行維護的技術“大拿”,再到主導完成國內外首創技術改造項目的創新“大師”,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成長軌跡呢?
  李超並沒有直接回答記者的詢問,卻談起了這幾天的工作。前幾天去中央電視台參加完“時代楷模”的節目錄製,周末一回來他就去了生産線。不久前,冷軋廠連退機組的定尺設備在李超創新工作室的主導下進行設備改造,新上的廢邊捲曲機正處於調試階段。“已經試生産了1000多噸,鋼板成材率平均提高了1.5個百分點,而且生産效率也有提升,”李超對目前的效果較為滿意。
  這條連退機組可是集中了國內外先進技術裝備的生産線,但投産以來它的定尺剪邊功能就經常出問題。李超團隊接到任務後,一開始是對原設備進行調試、修改,時間長了李超發現,原設備的工藝設計有瑕疵,修修補補只是暫時有用,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經過對幾條國內相同生産線運行情況的考察,李超大膽提出徹底改變原設計的方案,這才有了新上的這套廢邊捲曲機。
  質疑海外名牌設備,自己動手加以調整,對李超來説已不是新鮮事。1998年5月剛剛當上設備點檢員時,冷軋廠一套從歐洲進口的二手設備曾讓李超猶豫不決。因運轉多年,這套設備的活套段經常發生事故,每次處理都要6個小時以上。是疲於救火還是徹底根治?這個從小就愛擺弄家裏電器設備的操作工反復考慮,萌生了改造設備、“拔病根”的念頭。
  那段時間,他天天盯住活套車尋找故障根源,測取了400多個數據,最後確定了在設備本體上改變定位機構的改進方案。連續一個月,白天在廠裏工作修檢設備,晚上在家裏畫圖。靠着自己的一筆一畫,他畫出的30多張圖紙通過了專家組論證。最終,由李超擔任技術負責人的活套段改造非常成功。第一次“冒險”經歷的成功,對李超是莫大激勵。
  從那時以來,李超先後解決生産難題230多項,其中59項成果獲廠和鞍鋼集團以上獎勵,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7項、專有技術4項,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1項。
  2006年12月,李超團隊破解冷軋生産線的乳液清掃難題,使得鋼板表面質量提高了兩個等級,累計為企業創效近5000萬元。中國工程院的院士都感嘆地説,這項技術在國內外首創,“由工人發明,難能可貴!”
  講到這些創新的秘訣,李超直言“生産一線是最好的創新舞&!”“技術創新絕不只在實驗室,生産現場的設備每天都在運行和變化,基層工人天天跟機器打交道,如果多觀察、勤思考、經常問,就會形成很多解決難題、改良設備的辦法,對科學生産起到實實在在的推動作用,”他説。
  李超還總結出一套“創新要點”:經常出現故障的地方,産品沒有達到用戶要求或國際先進水平,與國內外同行對標存在的差距等,都是改進創新的重點。“説白了,創新的起點和源泉在於發現問題,而生産一線給了我們最好的機會!”他説。
  李超創新工作室已經掛牌一年多,整潔明亮的室內除了各種榮譽證書,更多的是《機械設計手冊》《電氣工程師手冊》等常用書籍,電腦裏還存放有全廠設備的圖紙和數據。“平時碰到難題,大家來這裡查查資料、碰頭磋商,多數都能快速解決。”工作室成員王楊説,這裡都成會診機器設備的前哨“指揮所”了。
  如今,李超的創新工作室已經發展到了28人,最近李超一直在思考,如何將工作室打造成開放式平台。“有些剛畢業的大學生覺得當工人沒有什麼希望,其實立足現實的創新,就是最大的前途。”正因為如此,創新工作室除了不定期給工人們講課培訓外,還多了一份帶動年輕人的職責。不久前,李超就給新入廠的兩位大學畢業生范吉瑞和吳昊安排了額外任務——二人對工作時接觸的激光焊縫機、自動打包機的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要在創新工作室的培訓活動中向大家講解。范吉瑞説,這種方式倒逼他們學習和觀察,不過真要鑽研進去,他覺得技術的世界還真是樂趣無窮!
  “現在的産業工人,早就告別了‘傻大黑粗’形象,向知識、技術、創新轉型!”李超説,中國經濟新常態需要激發每一個人創業、創新的熱情,創新不僅僅是科學家、研究員的事,咱們普通工人、農民也都爭相創新,國家和社會才會大發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八一鋼鐵等18鋼企負債率超70%
大中鋼企日子難過 行業洗牌在即
民營鋼企四大金剛今何在:海鑫四處投資種悲劇種
全球最大鋼企降低需求預期
鋼企虧損面或繼續擴大
 
頻道精選:
【思想】換擋而不失速是最佳政策目標 2013-06-14
【讀書】移動互聯世界的六度嬗變 2015-01-20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互聯網醫療成撬動醫改頑石杠桿 讓患者掌握主動權 2015-01-2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