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發布網貸平台黑名單:266家中槍 676家遭預警
2015-01-21    作者:    來源:中國網財經
分享到:
【字號

    摘要:大公信用數據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公布266個互聯網金融網貸平台黑名單和676個預警名單。

    2015年1月21日,大公信用數據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公布266個互聯網金融網貸平台黑名單和676個預警名單。這是針對我國互聯網金融信用風險的首份黑名單及預警名單。

  出於對國家金融安全的責任感,大公通過對互聯網金融本質特性的研究,提出了“債務人公開信息,債權人公開監督,評級專業監控,黑名單公示”四位一體互聯網金融信用風險管控模式,於2014年8月29日正式推出了“大公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平台”。此次黑名單和預警名單的發布,正是這一模式的具體呈現。

  大公指出,黑名單是大公遵循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依據《大公互聯網金融市場准入和償債能力評級方法》,嚴格程序評定篩選出來並定期向社會公開公示、具有嚴重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嚴重損害投資者和債權人利益等行為的互聯網金融平台和相關責任人名單。

  大公認為,被列入預警名單的平台和債項均不同程度存在以下問題:信息披露不真實、不全面,債務償還能力存在比較嚴重問題,經營管理存在重大風險嚴重影響存續能力,償債能力或信用風險水平嚴重惡化可能發生短期債務違約或引發重大流動性風險,存在虛假擔保等嚴重欺詐行為,發生其他重大信用風險事件等。

  互聯網金融網貸平台黑名單和預警名單報告集中反映出我國互聯網金融網貸平台當前存在的問題具有影響大、範圍廣、危害深等主要特徵。大公認為,問題平台出現的原因主要在於部分平台發展理念扭曲、惡意欺詐債權人、盲目追風跟跑等,同時與行業無准入和退出機制,無對應法規和監管也不無關係。

  將專業評級引入互聯網金融風控,常態化發布黑名單,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長效機制,正向引導和鼓勵互聯網金融參與主體誠信、規範、健康發展,反向約束、震懾、倒逼參與主體規範自身行為,踐行信用承諾。這已成為維護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保障國家金融體系穩定的現實需求。

  同日,大公還發布了《大公互聯網金融信用風險黑名單管理辦法》、《大公互聯網金融信用風險預警名單管理辦法》、《互聯網金融票據質押融資信用風險報告》。

網貸協會回應大公榜單:準確性值得商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2014年網貸新增問題平台275家
以監管消除網貸業七年之癢
消除網貸風險亟待監管補位
P2P網貸的2014:紅嶺創投1億元壞賬敲響償付能力警鐘
首只網貸投資者權益保護基金成立
 
頻道精選:
【思想】換擋而不失速是最佳政策目標 2013-06-14
【讀書】移動互聯世界的六度嬗變 2015-01-20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互聯網醫療成撬動醫改頑石杠桿 讓患者掌握主動權 2015-01-2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