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核電項目有望一季度獲批 多項目已悄然採購設備
2015-01-19    作者:劉興斌 實習記者 歐陽凱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摘要:沿海核電項目有望在2015年一季度獲批,內陸核電或於2016年進行試點。

    逢中國核工業創建60周年之際,核電重啟信號頻頻釋放。

  1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指出,希望弘揚傳統,聚焦前沿,全面提升核工業競爭優勢,推動核電裝備“走出去”,確保核安全萬無一失。

  此外,國家核安全局、國家能源局和國防科工局於日前首次聯合發布《核安全文化政策聲明》。聲明顯示,我國核電在建規模居世界首位,核電技術全球領先,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核技術利用國家之一。

  目前,秦山核電廠擴建項目方家山核電工程2號機組成功並網發電,成為國內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豐富、裝機最大的核電基地。

  多位業內人士昨日 (1月18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沿海核電項目有望在2015年一季度獲批,內陸核電或於2016年進行試點。

  多個項目早已提前準備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認為,此前國家高層已多次強調核電重啟,目前來看,福建福清二期、遼寧紅沿河二期和山東石島灣CAP1400國核示範工程有望最先得到重啟批復。

  “除了業內説的3個項目外,福建漳州核電項目、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也都有可能。”江蘇核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核電)一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早在2013年,上述幾個核電項目就已開始進行設備採購。據其透露,目前多個核電項目的設備採購工作已“悄然”開展了一年多時間,廠房土建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福清的(項目)最近跟我們採購相關設備,之前也來過我們這裡詢價,目前已經下單了。”另一位核電設備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在業內人士看來,沿海核電重啟基本已經準備就緒,只待發令槍響。“現在對核電重啟反應最強烈的是核電單位,比如中核集團、中國廣核集團、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以下分別簡稱中核、中廣核、國核技)以及其他核電設備製造單位。但另一方面,核電的普及工作依然還要加強。”上述江蘇核電人士告訴記者,由於此前核電審批停滯了4年多時間,不少項目長時間處於停工狀態,人員流失較為嚴重。

  在林伯強看來,重啟核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核電領域的相關人才還需要進一步培養,“即便核電審批重啟也不是一下子出來好幾個項目,還有足夠的時間去培養核電技術人才,當然,抓緊培養相關核電人才也是必要的。”

  實際上,從2014年以來,國家領導人多次&&要盡快重啟核電。

  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新建核電項目數量依舊為零。根據《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要求,到2020年前,中國在運核電裝機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截至目前,中國運行核電機組22&,裝機容量達2029.658萬千瓦,在建的核電機組有26&,約2800萬千瓦。

  林伯強説,基於此,中國還需要在2015年投入8到9&核電機組方能完成目標,如果還遲遲不重啟,2020年目標將很難完成。目前看來,沿海核電項目有望在2015年一季度獲批。

  內陸核電或於2016年試點

  除了沿海核電,內陸核電也是一大焦點。經濟觀察網日前引述業內人士説法稱,未來幾年內陸並非一個核電站都不建,可能將建一兩個核電站作為試點,在建設和運行過程中連續幾年全程跟蹤評估當地生態環境,然後才會有下一步的方向。

  林伯強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內陸核電並不在“十二五”規劃裏,預計於2016年進行試點,“理論上説,沿海核電無法布局才會選擇在內陸,且肯定是江河比較發達的地方,假若要100多個核電站,內陸核電便是不可避免的,還是取決於政府對核電規模的限制。”

  “原來內陸核電一直在提江西彭澤,但各地之間博弈較大。”上海交通大學核電技術與裝備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德忠告訴記者,由於公眾接受度等因素,內陸核電發展一直受到爭議。而內陸核電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國外50%以上核電廠都在內陸。

  此外,與以往核電發展主要靠國有資本相比,今後將引入社會資本投入核電建設。據《人民日報》報道,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司長劉寶華&&,在核電站建設中,向民間資本、社會資本開放。

  在林伯強看來,目前民間資本進入核電研製領域依然只能局限在參股。“一方面核電投入很大,許多核電項目都是好幾個大型企業參股,未來民間資本將有望通過股市進來”,江蘇核電人士告訴記者,雖然民間資本有望參與,但其獨立發展核電的希望不大,畢竟核電本身的安全要求較高。

  隨着核電規模的不斷擴大,融資的需求越發緊迫。2014年12月10日中廣核電力在港IPO,募集資金238億港元,成為全球核電第一股。除了上市,各核電企業融資步伐逐步加大,包括中核、中廣核等在內均先後發行了中期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主要用於償還銀行貸款,保障資金周轉,並優化自身的債務融資結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推動核電裝備“走出去”
中國最大核電基地誕生
中聯重科“新高度”擔當中國核電建設“新角色”
中聯重科履帶起重機成功吊裝全球最重核電穹頂
核電重啟:華能石島灣或成行業風向標
 
頻道精選:
【思想】養老金雙軌制終結,實質公平起步 2013-06-14
【讀書】一飛沖天的小鳥是怎麼練成的? 2015-01-15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核心技術久攻不克 機器人産業“國退洋進” 2015-01-19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