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到2016年,擁有多套商品房的普通人,恐怕就要發愁手中的房産如何交稅了,此前這都只是傳聞。
而那些火電廠、化工企業、制藥公司,以及大多數煤礦、鐵礦的老闆們,同樣要開始為生産過程中排出的污水、廢氣甚至噪音而“名正言順”地納稅。以往他們也交錢,不過名目是“排污費”。
那些大傢伙們——來往於中國國境線上的大型船舶,它們從1952年就開始按噸位繳納的那些稅,明年可能由從海關總署當時制定的一紙暫行辦法,升級為全國人大通過的單行稅法。
還有煙葉稅,作為2006年所有與農業相關的稅被取消後的唯一倖存者,屆時也將告別暫行條例,晉身入法。
到2020年,或許現行18個稅種將變成20個,不過絕大部分稅種的名目、稅率、徵收範圍將由正式法律規定。經濟觀察報獨家獲悉,財政部已就財稅立法的問題提出安排,在考慮財稅改革進度和立法工作實際的基礎上,將立法項目分為了近期、中期和長期項目。
其中,房地産稅、環境保護稅、煙葉稅、船舶噸稅等的立法,以及《稅收徵管法》修訂、政府和企業合作(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立法、《預算法》實施條例制定等,屬於近期項目。
18個稅種
地方財政部門人士對經濟觀察報&&,按照財政部的安排,近期項目是指立法條件成熟,已開展調研和起草,力爭2016年前頒佈實施的項目。
而增值稅、消費稅、資源稅、契稅、耕地佔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車輛購置稅等稅種的立法工作,屬於中期項目,此外,中期立法項目還包括《個人所得稅法》修訂、非稅收入管理條例的制定等。而與預算法處於同等地位的“政府間財政關係法”,屬於長期項目。“新開徵的稅種,要先立法再開徵,比如房地産稅法、環境保護稅法。而現有的如增值稅,會在營改增全面完成後,明年開始制定單行稅法。因此,2015年、2016年將是稅收立法的高峰期。”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對經濟觀察報&&。
近期項目 “立法是一個法律級次提升的問題,法律法規的級次由高到底,分別是全國人大通過的法律、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部門規章,以及地方的人大或政府通過的地方性法規。”曾在財政部供職過的中稅網稅務師事務所總裁王冬生&&。
中國現行的有效稅種為18個,但只有3部實體稅收法律,即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車船稅法。其他15個稅種“游離”在全國人大的立法之外,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在內的主要稅種,都是由國務院制定暫行條例開徵。
據了解,財政部安排的近期立法項目,涉及上述現行稅種的是煙葉稅和船舶噸稅,其他如房地産稅、環境保護稅都屬於新設稅種。
經濟觀察報了解到,2014年房地産稅的立法工作已經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工委牽頭啟動。
“房地産稅立法內容主要涉及幾個方面,即將各類房地産納入徵稅範圍,制定科學有效的計稅依據,設定合理規範的房地産稅減免範圍,強化房地産稅徵收的執法保障,最大限度保護納稅人利益,在確定適用稅率方面給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權等。”上述財稅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