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重組商業帝國 減持地産疑看淡樓市
2015-01-17    作者:王小明    來源:中國經營報
分享到:
【字號

  2015年1月9日,李嘉誠宣布將重組其商業帝國的消息震驚中港兩地,翻查歷史資料可以發現,長和實業係歷史上每一次重大動作都意味着市場將要發生調整:1987年,李嘉誠旗下四家公司忽然宣布同時大供股,隨後全球性的股災爆發;1997年,長和實業係首次重組,長江基建被和記黃埔納入旗下,當年年中便發生了亞洲金融風暴;1999年,市場熱炒科網概念,李嘉誠以逾千億元的價格向德國電訊公司出售和黃旗下流動通訊業務品牌Orange,次年,互聯網泡沫破裂,不少投資者血本無歸。  


  作為亞洲首富,李嘉誠每一次商業舉動都是市場變動的信號。1月9日,李嘉誠宣布將重組其商業帝國的消息震驚中港兩地,隨後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股價分別大漲14.7%及12.5%,市值增加115億美元,反映出市場對李氏重組計劃的積極態度。
  
  然而,在重組計劃的背後,李氏家族的重組時機不禁引人遐想:歷史證明,長和係每一次大動作之後都是市場拐點期,這一次,風險又在哪?
  
  “歷史性”重組  

  這可謂李嘉誠商業帝國1997年以來的最大重組變動。
  
  根據重組計劃,李嘉誠旗下兩大上市平台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將進行合併、重組、再分拆,成為兩家新的上市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和實業”)、長江實業地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實地産”),其中長和實業將持有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在全球地區的非房地産業務;長實地産則將持有兩個集團在內地、香港及海外的房地産業務。
  
  具體的重組則是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換股、收購和分拆動作,第一步是對長江實業進行重組。2014年12月11日在開曼群島新設立的公司(即長和實業)將成為長江實業的控股公司,通過協議安排,長江實業以股份交換的方式按照1:1的比例換股為長和實業股份。換股完成後,長和實業將控制長江實業原有的資産基礎和業務,並繼續以“0001”的股份代號在香港上市。
  
  第二步是並購:由和記黃埔向目前控制長江實業並持有赫斯基35.57%股權的李氏家族信託收購赫斯基6.24%的股權,共計6140萬股,交易將按照一股赫斯基股份換取1.376股長和實業股份作為支付代價;同時,長和實業集團根據協議安排,也與和記黃埔進行股份交換,和黃股東(原和記黃埔股東)每持一股和黃股份,將換取0.684股新長和實業股份。
  
  最後一步是分拆上市:長和實業集團將所持有的發展物業、出租物業及酒店業務(即現時長江實業集團及和記黃埔集團各自的房地産業務)進行分拆,轉讓予1月2日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長實地産,業務轉讓以新發行的長實地産股份及現金支付,其中交易代價現金部分為550億港元。
  
  如果上述方案能夠獲得75%的股東同意,長和實業係有望在2015年上半年內完成重組。這一系列複雜的重組完成後,李氏家族信託將分別持有長和實業、長實地産30.15%的股權,旗下的電信、零售、基礎設施和能源等綜合業務也將與房地産業務實現徹底分離。
  
  “這次重組是集團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有利提升股東價值。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在過去十年取得了長足發展,現在進行的重組將為各公司的增長及發展帶來更多便利條件。”在解釋這次重組緣由時,李嘉誠&&,重組有助於消除控股公司折讓,為股東釋放公司實際價值,惠及長江實業及和黃股東。長和實業及長實地産的業務界定清晰之後,有助投資者對長和實業係相關業務作出更準確的投資分析,價值可望進一步提升。


123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頻道精選:
【思想】養老金雙軌制終結,實質公平起步 2013-06-14
【讀書】一飛沖天的小鳥是怎麼練成的? 2015-01-15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減産之爭 是誰分裂了歐佩克 2015-01-16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