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50ETF期權下月試點 A股正式步入期權時代
2015-01-10    作者:吳黎華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根據中國證監會的安排,2月9日中國首只股票期權産品——上證50ETF期權將開始試點,這意味着,中國證券市場正式步入期權時代。在業內人士看來,ETF期權的正式推出,將增強現貨市場流動性,短期內有望提升大盤藍籌特別是金融股的估值水平,長期而言,則意味着我國股市將從單邊市逐步進入到雙邊市,從線性交易時代邁入到非線性立體交易時代。

    股票期權試點2月9日開閘

    中國證監會1月9日正式發布了《股票期權交易試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及配套規則,並宣布近日已批准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展股票期權交易試點,試點産品為上證50ETF期權,正式上市交易日為2015年2月9日。

    證監會&&,股票期權是國際資本市場成熟的基礎金融衍生産品。股票期權包含以單只股票(個股)為標的的個股期權和以跟蹤股票指數的ETF為標的的ETF期權。個股期權和ETF期權均是國際資本市場重要的期權品種,在風險管理方面具有其他金融工具無法替代的作用。目前全球已有50余家交易所上市期權産品,排名前二十的證券市場,除我國滬、深交易所外均有股票期權産品。期權在國際金融市場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全球場內期權成交量與期貨成交量基本相當,反映了金融市場對期權産品的龐大需求。

    證監會強調,在我國試點股票期權,有助於完善資本市場的風險管理功能和價格發現機制,有利於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機制,降低市場波動,有利於培育機構投資者,提升行業競爭力,對促進我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9日當天,上交所發布了股票期權試點系列業務規則,包括股票期權試點交易規則、風險控制管理辦法、投資者適當性指引以及做市商指引,同時還發布了期權經紀合同示範文本(含風險揭示書必備條款)。上交所有關人士介紹説,本次發布的業務規則中,既有對期權交易各個環節作出全面規定的基礎業務規則試點交易規則,有着重對風險控制制度作出具體規定的《風險控制管理辦法》,還有分別針對投資者和做市商兩類主體的准入及其管理而制定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和《做市商業務指引》,後續還將持續&&配套業務規則及業務指南,不斷完善股票期權業務規則體系。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上交所上線計劃,9日發布的配套規則當中,在上線初期將有部分事項暫不實施,主要包括:組合策略保證金;證券保證金;投資者詢價與做市商回應報價;行權交割中期權經營機構利用自有證券代為履約;合約停牌期間繼續接受申報並在復牌時實行集合競價。

    上海交通大學證券金融研究所所長楊朝軍&&,當前我國股票市場市值規模已接近40萬億,位居全球第二,但産品結構單一的問題仍比較突出。股票期權作為一項國際市場成熟的基礎性金融衍生工具,在豐富投資者風險管理手段、完善市場功能、推動行業創新發展和培育多元化投資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他強調,我國當前已具備推出股票ETF期權的現貨市場基礎。1997年,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推出全球首只ETF期權時,ETF市場總規模只有82億美元。2000年,港交所開始交易ETF期權的時候,ETF市場總規模僅僅43億美元。我國目前ETF規模超過400億美元,僅上交所ETF市值就接近300億美元,遠大於美國、香港等市場推出ETF期權之初的ETF市場規模。

    中信證券股權衍生品業務負責人薛繼銳&&,場外衍生品市場的快速發展,需要場內期權作為風險管理工具。目前,場外股權衍生品交易的合約規模估計超過2000億元,這些産品主要通過場外期權實現,這些場外期權迫切需要場內期權進行套保、對衝、構造結構化産品等風險管理需求。推出ETF期權有助於基金公司、機構投資者降低建倉和調倉成本。交易成本下降有助於減少整個市場摩擦,對投資者、整個市場有積極作用,有利於運轉效率的提升。

    個人投資門檻50萬元

    《辦法》及配套規則明確,在個人投資者門檻上,個人投資者只有被認定為“合格投資者”才能參與期權交易。
合格投資者的條件可以概括為 “五有一無”。第一、有一定的資産,即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要求“申請開戶時由期權經營機構託管的自有資産(證券市值和資金可用餘額合併計算)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第二、有期權模擬交易經歷,即“擁有期權全真模擬交易經歷(具有對應級別交易權限的期權交易和行權記錄)”;第三、有一定的證券投資經歷,即“在擬開戶證券公司指定交易六個月以上、並有融資融券業務參與資格,或一年以上金融期貨交易經驗;或者在期貨公司開戶6個月以上並具有金融期貨交易經歷”;第四、有一定的期權知識,即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投資者期權知識測試”;第五、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具備以上五點,且“不存在嚴重不良誠信記錄,不存在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交易所業務規則禁止或者限制從事期權交易的情形”的個人投資者,才能參與期權。

    股票期權將實施投資者分級管理制度。根據投資者的投資經驗、專業知識、財務狀況、風險偏好等綜合情況,擬將投資者分為三級,並設置相應的交易權限。一級投資者在持有股票時可進行備兌開倉和買入相應的認沽期權,對二級投資者增加買賣期權的權限,成為期權的權利方,而對三級投資者則增加普通保證金開倉與平倉權限,可以成為期權的義務方。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財富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增武&&,我國居民的財富規模差不多在80萬億規模,國家財富管理為15萬億,供需缺口約有60多萬億。推出ETF期權的第一個好處是豐富投資渠道,第二個好處是本質上規避高風險,贏取高收益。通過期權實現高收益,國際上有很多案例。期權産品推出也可以提高定價能力。目前,我國ETF期權投資者參與的門檻是50萬,約1%為合格投資者,美國當時是3%,但絕對數量還是大於美國。

    利好大盤藍籌與金融股

    上交所&&,股票期權具有雙向交易等特點,有利於優化資産配置,將會催生更多豐富的投資策略,甚至帶來新的套利機會。

    此外,我國股票期權主要採用實物交割,因此期權組合投資策略對標的股需求加大,因此會對股價造成正面的刺激作用,可能帶來股價大幅上漲。同時由於期權具有靈活的功能,並且我國股票期權採取實物交割方式,必然會吸引大量的投資和投機資金參與從而顯著增加標的股的交易量,提升其在A股市場的活躍度,為許多投資策略帶來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將會給證券及期貨公司等帶來可觀的經紀等業務收入增量,大大利好國內金融業發展。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則&&,股票期權和ETF期權作為對衝風險和投資組合工具,在增強現貨市場流動性、活躍藍籌市場、降低波動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助於增強保險機構等長期資金的持股信心、吸引長期資金回歸市場。

    數據顯示,美國市場期權推出之後,現貨標的股票的漲幅非常顯著,推出後一個月內平均絕對年化漲幅高達50.4%,超額漲幅同樣高達45.5%(相對於S&P500指數)。股票上漲概率顯著超過50%,表明大多數股票都能夠享受期權推出帶來的股價上漲。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楊國平&&,期權推出短期有望提升大盤藍籌的估值水平,長期引導價格回歸合理。期權推出將間接增加投資者對於現貨的配置型需求。以ETF期權為例,假設投資者打算通過ETF進行指數長期配置,如果出現絕佳買入機會但資金尚未到位,此時可通過買入行權價在目標買入價附近的認購期權來鎖定買入成本,這樣就避免了因為資金暫時短缺而錯失買入機會。此外,通過期權對現貨進行風險管理、流動性管理等也是配置型投資者的常用方法。最後,上交所的股票期權採用實物形式進行交割,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對現貨的需求。綜合以上幾點,短期對現貨需求的增加有利於提升標的證券的估值水平。在海外主要成熟市場中,股票期權推出前後幾個月時間內的股價上漲現象也充分驗證了這一觀點。

    期權推出短期內有望提升大盤藍籌特別是金融股的估值水平,增加標的證券的價格彈性,長期而言,有利於現貨價格和波動率回歸合理水平,有利於改善現貨市場的流動性,凈化股市環境,提高股市運行效率。期權的推出,也意味着我國股市將從單邊市逐步進入到雙邊市,從線性交易時代邁入到非線性立體交易時代,隨着風險管理工具不斷增加,投資者多元化進程將加速到來,量化及對衝市場也將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低風險、絕對收益、結構化産品開發將加速,有助於推動場外衍生品市場的協同發展,主動投資者在資産配置、流動性管理、風險管理上也將更具靈活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上交所發布股票期權試點系列業務規則
上交所股票期權落地 專家稱並非“洪水猛獸”
個股期權宜採用混合型做市商制度
股票期權公開徵詢意見
上交所就相關規則公開徵求意見 股票期權呼之欲出
 
頻道精選:
【思想】人民個人徵信市場化,還得法治化 2013-06-14
【讀書】“圈子”的另一種存在方式 2015-01-09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退歐”疑雲再起 希臘逼近抉擇時刻 2015-01-09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