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完善出口退稅機制 助外貿攀登價值鏈更高階
2015-01-01    作者:彭大偉    來源:中新網
分享到:
【字號

   2014年最後一天,中國外貿企業收到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送出的一份歲末“收官大禮”。

  12月31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完善出口退稅機制、促進外貿穩中提質。

  出口退稅“快”字當先 外貿企業迎及時雨

  今年前十一個月,中國外貿可謂陰雨連綿。海關總署12月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3.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4%。其中,出口2.12萬億美元,增長5.7%;進口1.78萬億美元,增長0.8%;貿易順差3325億美元,擴大42.2%。

  這一數據,與年初設定的全年外貿7.5%的增長目標差距頗大。

  “明天就是新的一年,選擇在這個時點&&這一政策很有意義。”交通銀行(6.80, 0.19, 2.87%)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學智向中新網記者&&,從目前已公布的前11個月外貿數據來看,離年初制定的目標差距較大。

  “從宏觀層面來看,整個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因此此時&&完善出口退稅政策,針對性是很強的。”劉學智分析,包括出口在內整個外貿進出口對於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的貢獻率較低,上半年甚至是負貢獻,“下半年轉正後也很低,在這樣的背景下,出口也就成了穩增長非常重要的一環”。

  “目的就是一個‘快’。”在中國WTO[微博]研究會常務理事何偉文看來,31日常務會議提出的四大措施,最主要作用便是有效加快企業退稅效率。

  會議提出的第一項措施便是下放審批權限,將把生産企業退稅工作全部下放到所在縣(區)審批,有條件的地方經批准後可將外貿企業退稅審批一併下放。

  “為什麼需要下放到縣(區)一級?因為如果還像過去那樣層層報批,那麼什麼時候才能批下來呢?外貿企業拿不到退稅的話,缺少周轉資金,就很難做得下去。”何偉文&&,這項改革措施使得企業獲得退稅的時間成本大大降低,經營決策的預測性更強,“否則老是等着退稅,沒有一個準,會影響正常的預期。”

  何偉文指出,本次常務會議提出的完善出口退稅等措施將有利於明年出口穩增長和調結構。

  “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方面促進出口,緩解經濟下行壓力;另一方面調整出口産品的結構層次,提高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中國銀行(4.15, 0.21, 5.33%)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景彤向記者&&。

  年內四次常務會促外貿 全面提升價值鏈水平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這已是李克強第四次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形式提出事關促進外貿發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僅12月一個月內便有兩次常務會議是關於促進外貿發展和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

  4月30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支持外貿穩定增長和優化結構有關工作。

  9月29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強進口的政策措施促進擴大對外開放。

  12月12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經驗,加快制定完善負面清單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12月31日,李克強再度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完善出口退稅機制促進外貿穩中提質。

  “今年以來國家陸續&&一系列穩外貿、促增長的政策,預計2015年將陸續見到更大成效。”劉學智&&,目前來看,政策層面的確是存在一定的壓力,“一方面要促進出口增長,另一方面還承載國內淘汰落後産能的壓力。”

  12月3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合理調整部分産品出口退稅率。其中,從2015年1月1日起,提高血管支架、電動自行車、噴塗機器人(39.390, 0.21, 0.54%)等産品退稅率,對生産過程存在污染的含硼鋼類産品取消退稅。通過有扶有控,促進外貿結構優化。

  對此,劉學智&&讚賞。他認為,從上述出口稅收政策來看,意圖比較直接,如對於高能耗和低附加值企業便沒有給予幫扶,這樣可以起到對外促出口和對內調結構政策“聯動”的效果。

  更為重要的一步,是促進中國在全球價值鏈地位的提升。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政研室主任沈丹陽此前&&,中國對外貿易規模大,雖然整體上仍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但單位出口對增加值的拉動作用逐步增加。

  何偉文指出,經濟新常態下,外貿也相應進入新常態,“不光是速度而是從結構上去變化,更多去提升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

  依託自貿區“一變四” 開放型經濟再出發

  何偉文注意到,本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更加積極地促進內需和外需平衡、進口和出口平衡、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平衡,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從這三個平衡的提法來看,中央明確了外需的重要意義,具體來説就是不是外貿困難時才來抓一把,而是要與內需同樣地不放鬆。”何偉文&&,國務院年內數次召開常務會&&政策和措施支持外貿發展,而中央經濟工作會亦明確了內外需均衡發力的思路。

  12月12日,緊隨中央經濟工作會後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最受社會關注的一點便在於明確將在廣東、天津、福建特定區域再設三個自由貿易園區。

  何偉文指出,此次自貿區從僅有上海一個增加到全國四個,除福建一地或主要針對海峽兩岸以外,其餘三地在外貿上的作用主要是推動貿易便利化,其中包括通關便利化、境內關外等政策,均有利於外貿發展和引進先進技術。

  但何偉文亦強調,便利化僅僅是自貿區第一個層次,“而且是比較傳統的層次,自貿區更多的創新在於體制的創新,從管理規則上和國際接軌,打造更高水平的開放性經濟,從而倒逼國內全面深化改革。”(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首個出口信用保險政策性職能履行情況評估報告出爐
部分有色金屬出口配額公布
商務部公布部分有色金屬2015年首批出口配額
俄央行將助大型出口商再融資
新西蘭&&嬰兒奶粉出口標籤新規
 
頻道精選:
【思想】實行註冊制關鍵是保證信息可靠真實 2013-06-14
【讀書】探尋阿里帝國崛起和走向世界的秘笈 2014-12-24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冀中突圍:打造“高端物流生態圈” 2014-12-3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