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財政亂字當頭 頻現“螞蟻搬家”式斂財
水果土特産一年花55萬 挪資上百萬炒股炒黃金
2014-12-26    作者:記者 譚元斌/武漢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一年購買柑桔支出22萬餘元,接待及購買土特産開支33.8萬多元;
  26次挪用鎮財政資金,用於炒股、玩期貨,7年中“一路暢通”,總計189萬元……
  一些地方的鎮財政所(少數地方稱為財經所)、村委會近期屢屢曝出腐敗現象。與侵吞國家上千萬元、上億元的巨貪相比,鄉鎮幹部、村幹部的權力看起來“微不足道”。然而,小小“芝麻官兒”一旦伸出黑手刮百姓油水,佔政策紅利,其手段之黑,下手之狠,令人側目。
  一個鄉財政所的開支究竟有多大?2008年至2012年,僅僅4年,湖北恩施州巴東縣東瀼口鎮財經所購買柑桔及土特産開支185萬餘元。其中,僅2012年一年,購買柑桔、接待及購買土特産開支達55.8萬多元。當地紀檢部門有關負責人近日&&,此案正在緊密調查中,將一查到底並嚴肅追責,結果會及時向社會公布。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鄉鎮機關和村級組織財務亂象頻現,此案並非個例。
  虛列招待費。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段店鎮財政所原主任郭振東,用公款報銷人情往來費2.65萬元;今年上半年,恩施州咸豐縣清坪鎮政府以會議費名義報銷公務接待費11萬多元。
  擅自截流補償款。湖北仙桃市船埠頭村黨支部書記楊落新,擅自將鐵路建設土地補償款19000元、村民宅基地辦證費和配套費66500元不入賬,均用於賬外開支,隨意支用。
  肆意挪用財政性資金。湖北省廣水市關廟鎮財經所所長黃家成,從關廟鎮財經所挪用財政性資金共計189萬元,用於炒股、炒期貨黃金等營利性活動,造成資金虧空無法歸還。令人吃驚的是,這種挪用行為從2007年開始直至案發,“一路暢通”。
  鄉鎮財政所是我國財政系統的“毛細血管”,承擔着代理、監督鄉鎮機關和村級組織財務的重任,在基層工作中佔據重要地位。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不少鄉鎮財政所財務管理混亂,屢屢發生挪用資金、冒領補貼、胡亂開支等現象,其違法違規、貪污腐敗行為呈現出三個特點:
  雁過拔毛,“不怕麻煩”。基層幹部權力不大,管事不多,然而,為了多撈錢,就分期分批、“螞蟻搬家”式斂財。
  記者對湖北省紀檢部門集中通報的村級組織的財務問題梳理發現,45起案例中,斂財手段主要為白條入賬、重復報賬、賬外開支、套取補貼、挪用資金、公款私用。
  無視法律法規,什麼錢都敢貪。扶貧救濟款、移民安置費、醫保補助金……不管哪一類資金都敢挪用,不少都拿去賭博。
  據民政部門有關政策,低保的救助對象主要是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年老病殘等最困難群眾,農村低保平均標準每人每月216元。然而,就這點兒微薄的生活來源,一些基層幹部也不放過,將低保群眾的“救命錢”佔為己有。
  無孔不入,滲透到各個環節。騙取財政撥款、冒領保險賠付、人情送禮竟能報賬、挪用公款炒股……種種“奇葩”招術侵佔國家財産。
  記者採訪了解到,村鎮等基層幹部貪腐所得看似“邊角碎料”,但因其無孔不入,名目繁多,累積起來,小腐最終成大貪。一些村幹部違規報銷應由個人支付的費用,花村民的錢為自己辦事,如人情送禮費用,用公款為個人購買高額保險,違規收取入戶費、建房款、計生押金、土地補償及低保居民服務費,截留挪用退耕還林資金、移民專項資金、危房改造資金、臨時救災款等。
  “基層財務尤其是村級財務管理混亂,其最大的危害是直接侵害了群眾的利益,導致很多農民生活、生産困難。”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尚重生説。
  專家&&,村幹部侵佔挪用的往往是農民的救命錢、保命錢,民生政策的“紅利”沒有了,基層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生活保障的最後一道防線被破壞了。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鄉鎮和村級財務觸目驚心的亂象,使得黨和群眾的關係特別是黨和農民的關係受到傷害。基層財務之所以出現種種不堪入目的亂象,根本原因在於制度沒有得到很好地執行。
  “專項資金的監督,人大代表的監督,都形同虛設。”尚重生談到,應加強鄉鎮和村級財務公開,組織專項資金審計,集中查處一批貪腐村官,通過身邊的案例來震懾教育警示廣大村幹部遵紀守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一年“買”土特産33萬——鄉村財政還能有多亂?
扎堆“務農” 土特産打上名人烙印
“三獎一補”資金有效緩解縣鄉財政困難
陜西:保障縣鄉財政向民生傾斜
縣鄉財政改革:走出“買稅”怪圈
 
頻道精選:
【思想】養老金並軌要以公平為核心 2013-06-14
【讀書】探尋阿里帝國崛起和走向世界的秘笈 2014-12-24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農産品走私:花樣翻新歪招多 2014-12-25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