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老區培斜村:電商帶來新機遇
2014-12-24    作者:記者 巫奕龍/龍岩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作為名聞遐邇的“竹蓆村”,閩西老區龍岩市新羅區小池鎮培斜村向來在秋冬遭遇銷售淡季。然而,作為阿里研究中心發布的全國大型“淘寶村”之一,培斜眼下卻熱賣新的大宗商品——羽絨衣。
  “雙11那天,光羽絨衣就賣了71萬元。”村支書華錦先説,“電子商務異軍突起,為培斜經濟轉型升級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培斜是老區基點村,地勢較高,只能種單季稻,山上竹林不多,也沒有礦産資源,曾是省定貧困村。1993年,華錦先自籌3萬元辦起了全村首家竹蓆加工廠,隨後村民紛紛跟進,原材料、雇工和市場“三個在外”的竹蓆産業漸成村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産業。目前,全村年産門簾席逾百萬床,産值1.6億元。
  竹蓆業蓬勃發展之時,培斜村兩委居安思危,決定利用氣候優勢發展茶業,形成新的支柱産業。2003年以來,沒有種茶歷史的培斜興辦茶葉加工廠20家,種茶1500多畝。隨着竹茶産業的發展,培斜人均純收入去年超過1.5萬元。
  近年來,培斜將竹茶業發展融入鄉村生態旅游業中,通過“全村參與、自願入股”的形式,籌集了1000萬元啟動資金,開發農家樂、體驗式開心農場和九溪廬生態旅游等項目。“現在每到節假日,村裏游客不斷,最多的一天來了3000多人。”村委賴文峰説。
  培斜濃厚的創業發展氛圍感染了年輕人,他們像父輩一樣艱苦創業,但走完全不同的路子。
  三年前,華永樂等年輕人探索網上開店賣竹蓆,村裏許多人將信將疑。“沒想到他們不僅資金回籠快,而且價錢也不錯。”華錦先説,村裏最早做的麻將竹蓆由於笨重,幾乎被淘汰,現在網上賣,快遞送到家,訂單又多起來。目前全村10%以上的竹蓆通過網店銷售,這個比例今後會不斷提高。
  培斜村兩委從年輕人的創新實踐中看到了新的創業渠道和發展商機。去年起,他們把村口的廠房打造成淘寶店基地,對入駐商家實行一年免租、免費統一裝修店舖,還提供擔保讓廠家先供貨後收款。
  目前,培斜已有淘寶實體店20家,經營網店150家,從業人員200多人,18名本村大學生畢業回鄉創業,還帶動了30多名外地電商人才前來開店,經營範圍也不斷擴大。去年全村電子商務銷售5000多萬元,今年以來已突破8000萬元。
  華永樂説,他們今年在天貓開了兩家店,3至9月竹蓆銷售400多萬元,現在主要銷售羽絨衣,最旺時一天可接1000多單,下一步會考慮銷售當地農副産品。
  培斜近期規劃開設100家淘寶網店實體店,還即將在龍岩學院建立培學電商基地。“與外省淘寶村相比,我們差距還很大,我們一定要抓緊,把電子商務與旅游産業、竹茶産業更緊密地結合起來,搶佔發展先機。”華錦先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大商集團轉型實體新電商推天狗網布局O2O市場
國家扶貧引入電商、光伏、構樹新概念
3萬億煤炭産業將迎電商時代
全國首家省級電商平台貴州電商雲試行
商務部投促局:牽頭探路“電商”“店商”融合
 
頻道精選:
【思想】不動産登記會讓樓市撞冰山嗎 2013-06-14
【讀書】任何我們所做的,都是在反思與救贖 2014-12-22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盜竊式育種、矇騙式營銷”通吃産銷兩頭 2014-12-2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