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關注]根除“證書挂靠”亂象須斬斷灰色利益鏈
2014-12-23    作者:記者 趙東東/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據報道,一些建築企業為獲得資質拿工程,不惜花費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資金支付挂證費用,而在“證書挂靠”背後,持證人員、中介、企業之間已形成一條完整的利益鏈條。
  對此,不少網民&&,“證書挂靠”造成人證分離,可能導致不具備相關資質與能力的人和企業進入工程建設領域,給工程質量埋下隱患並加大公共風險,已成為我國工程管理中一個亟待補齊的短板。建議有關部門加強行業監管和考試監管,並加大追責與處罰力度。同時,還要完善建築行業考核評價體系,減少職業證書與機構資質的連帶關係。

  暴露管理短板

  “某人花數萬元考取了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出租給企業一年就能回本,還不用去單位上班;企業為獲資質拿工程,每年支付百萬元挂證費;而中介給兩者牽線,從中分一杯羹!”網民“鲅魚圈AUCKLAND”一針見血地指出各方如何在證書挂靠中獲利。
  在網民“llingjiu”看來,“證書挂靠”現象在建築單位廣泛存在,是我國工程管理中的一個短板,既是管理者腐敗的溫床,也是造就豆腐渣工程的主要原因之一。網民“跑攤匠”則&&,有的職業資格證的確難考,挂靠一年費用甚至高達幾十萬,問題是人證分離,持證人不上班,保險照交工資照拿,而很多單位必須找證才能評級。

  加大公共風險

  有網民&&,通過挂靠證書混進行業的人和企業,可能根本不具備相關資質與能力,無疑加大了公共風險。
  網民“張華”&&,若是“證書挂靠”成了行業潛規則,等於給了不法之徒鑽空子的機會。一旦出了重大事故,就會造成多輸局面。
  在網民“望天海狸”看來,雖然靠挂靠證書賺錢容易,但風險也大。“不出事情,閉着眼睛撈錢,出了事故,要蹲班房的。”
  網民“GXTV-湯麥倫”認為,人證分離本身就是弄虛作假,而且確實存在一些隱患。首先是工程質量得不到保證,一些企業看起來有資質,因為人證分離,即便拿到工程也可能交給臨時組建的隊伍來施工。

  強監管嚴處罰

  有網民建議,要治理“證書挂靠”,一方面證書的持有人要提高法律意識,自覺杜絕此類行為。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加大對企業或單位所提供的各種證書的審查力度,加大企業違規成本,嚴厲處罰租賃證書行為。
  網民“張華”認為,要以“利益”作為切入口,要加強行業監管,讓“證書挂靠”中的貓膩無處隱藏。只有讓企業與個人都無利可圖,才可能根除“證書挂靠”亂象。
  “中國建造師在線”微博稱,解決建造師“證書挂靠”問題,首先要建立全方位、多維度的建築行業考核評價體系。其次,進一步加強對資格考試指導,尤其是加強對部分中小特色類建築企業的培訓。第三,要加強對建築工程質量和市場行為監管。針對證書出租氾濫問題,要進一步加強對註冊資格變更的管理,規範變更行為。
  網民“海田並未滄桑”&&,整治“證書挂靠”關鍵在於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把那些市場能夠調節的事交給市場,減少職業證書與機構資格的連帶關係,讓考證人因市場從業需要考證而不是純粹就證考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職業證書“挂靠”形成利益鏈條 挂證一年收入數萬元
猛砸資格證書 放活市場
環評市場存亂象 環評資質挂靠成行內公開秘密
建築技術人員“證書挂靠”有隱憂
建築業“證書挂靠”生意火 挂靠者多為高校教師
 
頻道精選:
【思想】對操縱股價行為要重拳懲治 2013-06-14
【讀書】任何我們所做的,都是在反思與救贖 2014-12-22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分級基金B:高杠桿上的豪賭 2014-12-22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