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的2014:紅嶺創投1億元壞賬敲響償付能力警鐘
2014-12-13    作者:李冰    來源:證券日報
分享到:
【字號

  紅嶺創投1億元壞賬

  敲響平台償付能力警鐘

  今年8月1日,紅嶺創投在其網站上發布了一則融資公告,稱“福建1號項目”將於8月4日開始發標,發標金額為2億元,年化利率為17.5%(項目方綜合融資年化利率為24%),期限為18個月。公告顯示,借款企業以房地産開發、出口貿易、高科技研發、酒店經營等為主業的多元化企業集團,申請借款主要用途為一期項目俱樂部主體工程的裝修,溫泉工程建設、大門景觀裝飾、園林建設、別墅建設。還款來源則有三種,包括項目未來收益、實際控制人名下集團公司及其他多個子公司的經營收入以及項目其他的兩塊地可以作為銀行融資償還貸款。

  P2P平台發布融資公告本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高達2億元發標金額的標的卻引起了許多投資者的注意。不少投資者根據平台公布的信息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在發標前夕,有投資者發帖進行質疑,“該標的借款人旗下負責的城市更新項目曾通過網貸平台發標借入資金,目前尚有7000萬元尾款存在。與此同時,該借款人集團的一個子公司項目涉及重新借款。此外,借款人集團疑似子公司涉及合同詐騙10億元”。

  質疑一出便迅速在網絡傳播,投資者紛紛將矛頭鎖定借款企業。可是在此情形下,借款企業不但沒有主動回應質疑,反而將網站信息刪除。在投資者的質疑下,紅嶺創投於8月3日宣布暫緩該項目融資發標,對項目信息進行進一步的核實。據了解,8月8日,借款企業接待了一群投資者,對質疑進行了回應。8月10日,紅嶺創投再次發布公告,從8月11日上午開始恢復發標,並增加“投資寶”為發標平台。截至8月15日,紅嶺創投平台1.6億元也已滿標,投資寶滿標4000萬元已滿標。就此,紅嶺創投為期10天的大標風波落下帷幕。

  然而,2億元大標事件還未平息,紅嶺創投又再度陷入大額標地失控的局面。8月28日紅嶺創投CEO周世平在其網站論壇上發表《利空來了,慢慢消化吧》的帖子主動爆出旗下廣州紙業貸款項目出現1億元壞賬。這也是P2P網貸行業有史以來被證實數額最大的一筆壞賬。由於涉案借款有動産質押,但因處置周期較長,全部借款將於到期前由紅嶺創投先行墊付。

  貸幫宣布“不兜底”

  “去擔保化”惹紛爭

  進入2014年年底,貸幫網合作機構前海租賃批量出售的債券項目出現集體逾期,至今仍有1280萬元資金尚難知曉流向,隨後平台負責人公開發表“不兜底”言論,一時之間,P2P借款發生壞賬、逾期之後,平台是否應該“兜底”引起了業界的廣泛爭議。

  現今的股票市場已經初步培育了投資者風險自擔的意識,但P2P行業依舊還是沒能成功,剛性兌付已成為了行業繼續發展的瓶頸。

  今年以來,P2P平台頻頻出現項目逾期,儘管不少平台負責人堅持通過擔保公司或平台自身實力來進行兜底,但大額壞賬事件的曝光也令投資人對P2P行業擔保能力産生質疑。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儘管P2P平台定位信息中介,但同時卻不斷為壞賬項目買單,令平台頻頻陷入剛性兌付的困境,不少平台已經開始嘗試“去擔保化”,但真正實施落地卻異常艱難。

  目前來看,P2P平台往往採取兩種方式來承擔信用風險:一是憑藉自身風控能力進行本息的全額擔保,二是引入外部機構進行擔保。當前,P2P擔保思維依然沿用傳統銀行的方式對投資者進行“兜底”,即便發生逾期,也是由平台或者通過不斷發標來進行填充資金坑,或者外部融資金額進入以承擔壞賬。

  今年7月份,銀監會創新監管部官員提出,P2P機構應當明確定位為民間借貸的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同時P2P平台自身不得進行擔保,不得承諾貸款本金收益以及不承擔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透露,由於陸金所規模快速擴張,曾經為其擔保的平安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即將觸碰擔保額度為註冊資本金10倍的杠桿紅線,因此,陸金所早已在醞釀“去擔保化”的實施。

  中投顧問諮詢顧問崔瑜對記者&&:“P2P平台風險逐漸暴露,作為信息中介而非信用擔保中介,P2P平台去擔保化勢在必行。但是如果現在樓市,一方面會降低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會阻礙平台和行業的發展、成長。P2P要實現去擔保化,還需要完善相關法律,加強平台風控,強化項目信息披露等。”


1234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P2P網貸:“刀尖舔蜜”的喜與憂
P2P平台借“過橋貸款”拼命圈地
P2P配資“輸血”股市
國務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P2P應堅守三條底線
股市暴漲逼迫網貸資金撤離 P2P平台出招挺“年關”
 
頻道精選:
【思想】貨幣政策調整應匹配經濟轉型目標 2013-06-14
【讀書】進入一個重要的現代文化園地 2014-12-11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全球新興市場再遇貨幣貶值風暴 2014-12-12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