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玩伴到夥伴 蘇寧校園招聘的互聯網思維
2014-12-10    作者:楊強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招聘方式太OUT,90後不跟你玩。

   蘇寧的校園招聘,先散發氣味,再尋找同類;先愉快地玩耍,再愉快地工作。

   畢業季,爽歪歪。

   企業的面試官們,搓着大手,邪惡地笑,又可以蹂躪這些大學溫室裏被慣壞了的孩子們了。

   是的,君臨天下,坐在桌子前,面前堆上一大疊應聘書。

   門口是伸頭縮腦忐忑不安的一群小花小草。

   面試開始,面試者和面試官,面對面坐在桌子兩端,不茍言笑一片肅穆。這種場景,總是那麼令人不安,無論你學習成績如何,社會實踐怎樣,面對面試官都充滿了未知的惶恐。

   面試者要不茍言笑,被面試者要如履薄冰。

   不是説互聯網時代,什麼都變得有趣有料有種,來的招聘企業,光這樣玩,不成!

   的確也是,人類創造了互聯網,互聯網也深深地影響着人類社會,最大的變化,是距離鴻溝的消解。而活躍在大學校園的小夥伴們,時刻都是站在互聯網的前沿。面對異常龐大的網絡,大學生既是網絡的生産者和發布者,也是網絡終端的享用者, 大學生這種二重角色體現了網絡的互動性。

   不要低估90後,他們也會選擇同類,看看你這個企業的調性和他們是不是一致。不然,你以為的NB,只是你自己的自娛自樂,90後內心更強大,大到隨時準備自己到車庫創業折騰自己去,大到躲在地下室研究收服釣魚島也不去工作——反正這一代已不像70、80後那樣為物質太過焦慮。

   那麼,看看人家蘇寧是不是玩得很有趣?

   招聘未到,微電影先行,好玩看得見。2015校園招聘中,蘇寧先是拍攝了《蘇寧,為夢想發聲》、《舌尖上的蘇寧》,為的是散發氣味,尋找同類,互聯網上引起眾多轉發和關注,蘇寧用趣味十足的方式,吊足了新生代的口味,點燃了小夥伴們的參與激情。

   然後,蘇寧來了,進駐大學。也不急,再來踢場雲上足球怎麼樣,沒有足球,是體感游戲,夠炫夠酷,好玩摸得着。愉快的玩耍,吸引畢業季的大學生參與、互動。而在玩耍中,其實也在展示每個人的特質。而學生通過對虛擬技術的運用與感受,也強化了對蘇寧集團整體形象O2O方向側重的感知。

   這樣下來,把互聯網+科技+人才招聘,三者高效有機結合,學生不再畏慎,更放得開,蘇寧既展示了品牌風采,也給學生了解的機會,更從互動中觀察學生的能力和品格。

   玩開了,破冰了,再開始真正的實質性談判。90後們才覺得有逼格,有誠意,願意玩。

   “如果你想了解年輕人,坐下來談判可不行,你要變成他,和他一起玩,在玩耍中增進彼此的了解。”蘇寧是這麼理解的。

   蘇寧走進高校招聘,不再是正襟危坐的面試官,而是各種新奇有趣的玩法,讓學生認識蘇寧、玩轉蘇寧,也讓蘇寧發現人才、挖掘人才。

   不得不説,這是一種頗具互聯網思維的招聘模式,它顛覆了傳統的投簡歷、面試交流的枯燥的招聘模式。

   蘇寧的校園招聘,通過設計虛擬的招聘形象——蘇小微,貼近現在90後口味,凸顯出蘇寧招聘的服務屬性。沒錯,我們是過來服務的,而不是過來刁難你的。對於90後大學生們而言,吸引力自然不一樣。

   還有一個關鍵點,蘇寧在校園招聘中,對於精神與情感氛圍的營造,非常用心。90後這一代人,從小學就用互聯網,能夠大範圍拓展視野和知識層次,他們面對的是一個物質相對富足的時代。互聯網令90後有單刀直入的思維方式,他們沒有60後的焦慮,沒有70後的聽話,沒有80後的壓力,選擇擇業&&,價值觀能夠吻合的需求更高。

   蘇寧的人才引用提出:敢性青春,放肆成長,這在互聯網變化莫測的時代,就是一張海闊天空的網,任由蘇寧微電影中的若干個“蘇小薇”去創。

   蘇寧在校園招聘方面有個1200工程,是蘇寧的人才選拔與培養戰略,從招聘選拔、輪崗實習、培訓培養,到考核激勵、晉陞提拔,都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體系。蘇寧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實施這項工程,早已是12年前的事兒。

   而今天,蘇寧在1200工程的基礎上,又開創了一種互聯網思維互動式招聘的新模式。

   和學生們玩起來,先成玩伴,再做夥伴。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蘇寧易購李斌公開回應“報廢機”三大疑點 堅稱絕不售假
蘇寧航天攜手普及電子發票 規範電商發展將有據可依
蘇寧雙11商品總成交數增487% &&商戶銷售額增735%
移動端發力雙十一蘇寧玩轉指尖上的O2O
蘇寧O2O購物節大數據:女性經濟“圍攻”家電市場
 
頻道精選:
【思想】用新常態思維思考經濟增速 2013-06-14
【讀書】探索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2014-12-09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大糧倉"遇多重瓶頸 東北黑土地"一年退化一厘米" 2014-12-09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