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關注]無信網貸難逃崩盤厄運
2014-12-09    作者:記者 張小潔/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連月來,網貸行業“跑路”、倒閉消息不斷。據報道,11月網貸行業出現風險問題的&&就達39家,再創單月曆史新高。在這39家問題&&中,被曝“提現困難”的有24家,佔比61%;詐騙或跑路的達12家,佔比31%;另有3&&停止運營。
  網民認為,網貸跑路洶湧,影射社會信用制度建設缺失。缺少“信用監管”的商業模式,註定難逃“崩盤”命運。有網民建議,亟須對網貸行業設立一個較高的行業准入門檻,以防止不法分子進入。還要建立第三方資金託管&&,保護投資者的資金不被挪作他用。

  年關難過

  “為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活力、為百姓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互聯網金融功不可沒。然而,快速生長也産生了新問題:不見面的借貸,不知去向的用途,沒保障的收益,讓很多人感覺心裏不踏實;而頻頻出現的網貸&&跑路、違規銷售金融産品、網絡支付詐騙等現象,更讓眾多小投資者很受傷。”網民“趙_偉_”説。
  有機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30日,國內問題&&共288家(不含港澳&地區)。其中,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四省市的問題&&數量共計146家,佔到全部的50.7%。
  在很多網民看來,網貸厄運不僅未因臨近歲末而行將結束,反而在一場突如其來的牛市中愈加惡化。“股市暴漲,引發理財資金搬家,包括P2P網貸資金的搬家,尤其大家要防範P2P這類&&資金鏈斷裂引發的風險,這種高息攬存的公司,一旦資金鏈斷裂,跑路是唯一出路了,持有這些資産的一定要注意P2P公司的信譽和實力,避免造成重大損失。”網民“天津股俠”説。

  信用缺失

  網民“匯盈貸”分析稱,P2P跑路&&大部分是由於虛假標的造成的,有的&&則雖然有真實業務,卻因風控水平不足,經營不善也會造成資金鏈斷裂進而跑路。
  網民認為,對於這個魚龍混雜的行業而言,信用缺失是最致命的問題。
  網民“王潔”稱,今年4月,銀監會牽頭啟動了P2P監管研究工作,並強調“不做擔保、不做資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的“三大底線”。但金融業的本質仍是“玩錢”,其最核心的基礎應是“信用體系”。在互聯網金融領域,P2P網貸以及那些缺少“信用監管”的商業模式,很多時候違背了金融業最核心的“信用”約束條件,也就註定難逃“崩盤”的命運。

  清肅亂局

  面對當前P2P行業亂局,網民認為,不能繼續任其野蠻發展。
  網民“張平”建議設置准入門檻,不能把線下的借貸公司都歸入P2P行業。如今多數跑路的小型P2P&&,只是將線下的民間借貸生意搬到線上,其背後根本沒有相應的風控技術,這樣的企業就不能通過相關部門的審核。同時,理財資金必須要有第三方機構託管。互聯網金融業當下最大的風險是市場定位和資金託管問題。借錢人的信用風險、欺詐風險,網絡公司自融資的風險,在當前都比較突出,所以核心的問題是要搞好資金託管。
  此外,他指出,應破除剛性兌付,高收益本身對應高風險。“投資者自身要對借款高得離譜的公司提高警惕,借款人的信息披露越完整、需求越透明的&&,能讓投資者更有主動選擇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11月網貸問題&&數量創新高
網貸&&倒閉潮再現 P2P需監管更需自律
網貸&&亂象亟待監管重拳
監管層警惕網貸&&涉非法集資 銀監會牽頭啟動P2P監管
淮安係P2P網貸&&騙局續
 
頻道精選:
【思想】外資撤離A股傳遞了什麼信號 2013-06-14
【讀書】構建適應經濟發展的草根金融體系 2014-12-08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鄱陽湖200年沉砂被挖盡 政府“砂霸”分暴利 2014-12-08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