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全球領先的私募投資集團,華平今年在中國的投資明顯提速。美國華平投資集團 (Warburg Pincus)聯席CEO紀傑 (Chip Kaye)日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今年以來,華平在華投資已經超過10億美元,佔華平在華投資總額的20%。尤其是作為戰略投資者以及唯一的私募股權投資人入股中國華融,開啟了其在中國金融服務業的投資機會。未來,華平將繼續關注中國消費升級過程中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 紀傑於1986年加入華平集團,曾參與華平在中國業務的創立,用他的話説,今年是華平投資非常活躍一年。記者對公開發布的信息進行梳理發現,華平今年投資的案例覆蓋了互聯網、能源、金融等多個領域。4月,國內招聘類垂直網站獵聘網宣布完成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華平領投,經緯中國跟投,總計融資金額為7000萬美元。8月,上海寶鋼氣體有限公司和美國華平投資集團聯合宣布,雙方擬共同開拓、投資中國工業氣體和清潔能源等領域,並與河南晉開化工投資控股集團達成協定,以30億元收購其旗下的工業氣體資産。據記者了解,在這項投資中,華平和寶鋼氣體的投資比例相當。 同樣在8月,華平也完成了其對中國的金融服務業最大手筆的一項投資。8月28日,中國華融與八家境內外戰略投資者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本次中國人壽增持及七家投資者新增戰略投資共計145.43億元人民幣,佔中國華融增資後股份總額的20.98%。據記者了解,在這八家戰略投資者中,華平所佔投資份額最高,華平目前已經成為華融的第二大股東,也是唯一的私募股權投資人。而在9月,國內領先的二手車網絡拍賣平台優信拍宣布完成新一輪總計2.6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華平投資集團、老虎環球基金等投資機構。 而在今年已經披露上述投資中,入股華融無疑對於華平來説無疑非常重要。“這確實是一個具有開創意義的交易,對華平來説有着多重意義。它是華平在中國金融服務行業進行的第一筆大型投資。也是在中國的第一個國際PE基金直接投入一家大型的中國資産管理公司的交易。”紀傑&&。 公開資料顯示,華平在全球的金融服務領域有着非常長的歷史和經驗,在全球範圍內的投資案例包括總部位於孟買的一家多元化的專業金融公司第一資本(CAPITAL FIRST)和美國桑坦德消費信貸公司等。但此前,華平在中國金融服務領域鮮有出手,只在2011年,曾斥資4.18億元人民幣,從保險中介上市公司泛華保險手中接盤了保險代理公司大童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55%的股權。 對於華平此次入股華融的金額,雙方均未有披露。而據報道,華平的投資規模在7億美元左右。紀傑&&,投資華融主要有三點原因,“一是看中它的管理團隊,二是看中它的規模優勢,另外,看中它未來的增長空間。”中國華融成立於1999年,是中國四大金融資産管理公司之一,華融旗下擁有銀行、證券、信託、租賃、基金、期貨、投資、置業等11家平台公司,金融控股集團已初具規模。 紀傑也指出,華融未來謀求上市,華平也將在這方面給予華融相應的支持和配合。而在此前,美國華平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亞太區總裁黎輝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也&&,除了華融已有的業務之外,未來,在一些新興的領域,如消費信貸等華平比較擅長的方面,雙方也存在着合作的可能。另外,華平的投資也將進一步促進華融的國際化轉型。 而對於目前在中國非常火熱並且已經“吸金”無數的互聯網金融領域,紀傑也坦言,“這是我們非常嚴肅的去考察並積極尋找投資機會的一個領域。我們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具有天然的優勢,因為往往做互聯網人可能不是很了解金融服務,或者説金融的人可能對互聯網的挑戰和整體性並不具備全局的認識。可以這麼説,在與消費金融信貸有關的投資機會我們都在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華平專注於成長型投資,投資年限平均達5至7年,迄今為止,華平已經募集了14項股權投資基金,投資於遍佈全球35個國家的720余家企業,投資總額逾500億美元。華平投資進入中國已有20年,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産業調整、消費升級和移動互聯網的大環境下,其正在逐步加大在中國的投資。“華平在中國有40名投資團隊成員,代表了華平全球四分之一的投資團隊。中國市場是華平全球最重要的一個市場,是除美國之外最大的海外所投資的市場。”紀傑説。 “華平目前在中國的大部分投資,都和中國目前的消費升級和經濟結構升級的發展脈絡緊密相關。”紀傑稱。華平是最早按照行業劃分投資團隊的全球私募基金。2003年及2004年後,隨着中國加入WTO及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內民企迅速成長,華平在中國也開始確定明確的行業分工,組建了消費品和零售、健康醫療、高科技和互聯網、房地産、能源、金融服務等核心行業團隊。之後,華平投資了包括消費品零售企業的銀泰百貨、匯源果汁、國美電器、紅星美凱龍;醫療企業哈藥集團、樂普醫療;房地産企業富力、綠城,高科技企業銳迪科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