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出規模“轉”出實效 河南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催生多方共贏
2014-11-27    作者:記者 馬意翀/鄭州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河南省農業廳獲悉,截止2014年6月,河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達3393萬畝,佔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的34.8%,其中用於糧食生産面積為2220.2萬畝,佔流轉總面積的65.4%。土地流轉為種植大戶、農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帶來效益的同時,更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率、保障了農産品質量安全。

  據介紹,河南省通過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讓有限的土地資源集中到種植大戶、農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提高了農業生産經營中的規模效益、服務效益、成本效益、社會效益。西平縣盆堯鄉葉李村,人均耕地0.89畝,限制了生産潛能,該村將1200畝耕地集中交給本村種田能手連片經營,規模化、科學化種植,提高了産量,增加了收入,平均畝增産190斤,增收200元。

  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也拓寬了農民的收入渠道,實現了農民的多元化增收,包括土地流轉收入、外出務工收入、圍繞經營主體的服務收入等。柘城縣祥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的土地每畝每年給流轉戶1200斤小麥的租金,同時對土地流轉出的農戶,專業合作社可優先聘用為長期固定工,男工月工資1050元,女工月工資900元,並在縣勞動局辦理養老保險手續,每年由專業合作社社員負責繳費,解決養老問題,願在合作社打零工人員,每天發工資35元。

  逐年增加的農村土地流轉面積,也使越來越多的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安心外出務工,加快了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産業轉移步伐。信陽市常年外出務工人員240萬人,佔農村勞動力的60%;駐馬店市2003年後勞動力轉移步伐明顯加快並保持穩定,2013年農村勞動力轉移達228萬人。

  土地流轉增加了土地利用率,一些農村分散、閒置的荒地流轉後,通過公司開發,得到了合理利用。商丘市農村通過“互換並地”的土地流轉方式,重新整合了農村土地資源,多出近50萬畝土地。

  通過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專業化生産,農産品質量亦有提升。河南有21個農産品品牌被命名為“中國名牌”,31個企業的産品商標被國家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892家農民合作社擁有註冊商標3148個,4140家農民合作社産品獲得質量認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河南安陽環境治理上“黑榜” 市長遭環保部“約談”
河南鄲城:一個農業大縣的“嬗變樣本”
河南將PM2.5納入考核地方指標 不合格將實施“一票否決”
河南:2013年公務接待費下降36.4%
河南鄲城:秸稈變廢為寶拉動循環經濟
 
頻道精選:
【思想】降息後該如何重配你的資産 2013-06-14
【讀書】資産管理行業要做學習的典範 2014-11-27
【財智】滬港通主題呼之欲出 基金慎對短期走勢 2014-11-21
【深度】國産種牛“牛”不起來了 2014-11-27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