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中長期理財産品開始“吃香” 今年以來佔比維持40%
2014-11-25    作者:記者 呂東    來源:證券日報
分享到:
【字號

  數據顯示,銀行中長期理財産品近期連續3個月呈現上升態勢,發行數量與年初相比上漲10個百分點

  隨着對於銀行“衝時點”的監管政策落實,加上較為寬鬆的資金流動性環境,讓銀行理財産品發行也趨於平穩。這不但體現在銀行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的下滑,更讓理財産品發行期限出現了新變化。以往短期甚至超短期産品大行其道的情景已然不見,三個月以上期限的産品正逐步增多,銀行理財産品發行期限呈現出拉長的趨勢。

  近幾年,由於受到短期理財産品發行迅猛的衝擊,中長期限理財産品始終不溫不火,如今,中長期限理財産品則異軍突起,發行數量整體漲幅明顯。

  來自普益財富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投資期限在3個月以上的理財産品佔比長期維持在40%以下,而從今年年中開始,這一數值則始終保持在40%以上,且近期連續3個月呈現上升的態勢,與年初相比漲幅達10個百分點。

  以保本型固定收益類人民幣理財産品為例,與2013年相比,今年3個月以上期産品佔比增幅明顯加快。今年10月份,投資期限在3個月以上的産品發行量佔比34.75%,環比上升3.09個百分點,同比上升6.87個百分點。當月,期限為3-4個月、4-6個月、6-12個月以及1年以上的産品發行量佔比均較9月有所增加,其中,4-6個月産品發行量佔比達14.16%,更是創下了該類産品近兩年來的最大發行佔比,而這也與去年同期1.06%的負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由此不難發現,目前商業銀行趨於拉長理財産品尤其是保本型固定收益類人民幣理財産品投資期限。

  對於銀行開始拉長理財産品發行期限,普益財富研究員牟鑫&&,這主要是受監管政策落實及資金流動性較為寬鬆等多種因素疊加因素造成。近期的shibor走勢呈現較穩定的波動,貨幣市場間寬鬆的資金流動性降低了銀行發行高收益理財産品的意願,然而為了防止存款流失,銀行發行長期理財産品,一方面可以通過長期産品的價格優勢留住客戶,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客戶的粘度。

  此外,2014年7月14日,銀監會下發《關於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組織管理體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為實現銀行理財回歸資産管理業務提出多項規定,其中明確指出“理財産品之間不得相互交易,不得相互調節收益”。在監管層的約束下,銀行理財産品之間相互交易,調節收益,以此方式形成資金池,實現期限錯配與資金錯配完成剛性兌付的運作方式受到抑制。銀行難以通過滾動發行短期理財産品配置長期資産來實現期限錯配溢價,因而部分轉向發行長期産品。

  而監管層在9月份&&的存款偏離度監管措施,則直接影響了銀行理財業務的産品設計。當表外理財難以充當回表衝存款的工具後,作為表內業務的保本型産品規模可能會有所擴張。對於銀行來説,保本型産品的理財資金從發行開始日至到期清算日都被算作銀行存款,因此銀行擴大保本型産品規模,同時拉長該類産品的投資期限,起到穩定銀行日均存款的作用、有效規避月末存款偏離度對銀行的約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業內:央行降息後銀行理財産品收益或破5%
[盤點10月到期銀行理財産品]5101款産品到期 12款未達預期最高收益率
第三方理財監管規則應抓緊&&
財稅法治體系:理財治國之重器
收益率11.11%門檻1元 銀行理財遭野蠻創新引爭議
 
頻道精選:
【思想】央行降息核心是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 2013-06-14
【讀書】國際財經界的種種內幕真相 2014-11-24
【財智】滬港通主題呼之欲出 基金慎對短期走勢 2014-11-21
【深度】信用黑名單"中看不中用" 失信懲戒無"法"支撐 2014-11-25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