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軍:我國可能在未來10年提前進入智能製造時代
2014-11-20    作者:金輝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我國可能在未來10年提前進入智能製造時代,基本實現製造業的升級換代和結構性調整。”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産業聯盟秘書長羅軍在19日召開的2014世界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産業大會和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産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上述判斷。

    羅軍指出,未來的機器人將不僅僅局限在繁重的生産加工現場,在我們的辦公室、家庭、停車場、購物商場、餐廳、酒店、工廠、戶外探險、深海採掘等方方面面都能夠發現機器人的身影。而未來的機器人將更多地具有蒐集、整理、分析和判斷、決策信息的能力。而且,未來機器人將與3D打印技術、物聯網技術、大數據、雲計算等諸多先進技術結合的更加緊密,變得更加智能和便捷。

    談到為何機器人産業發展如此迅猛,羅軍認為,這一方面與勞動力成本增加有某種必然&&,另一方面則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我國經過30多年的工業化進程,産業的配套能力顯著增強,産業基礎十分雄厚,但是艱巨的轉型升級壓力勢必迎來一場新的産業變革。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産業在我國的迅猛發展,短時期內還是處於優化和提升産業發展的階段,對於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目前,歐美的機器人市場基本趨於飽和,而我國將在未來三十年內處於中高速增長階段。緊隨其後的將是智能裝備産業的蓬勃發展,並可能催生一場新的産業革命。而未來的産業革命將是更多先進技術的融合發展,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能源革命。”

    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産業已經被資本市場追逐許久,並被社會各界廣泛認可。但是,我國的機器人産業整體上還處於起步階段,在減速器、控制器、伺服電機等核心零部件方面還嚴重依賴進口,機器人企業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還不足30%。不過,羅軍樂觀預測,大概三五年以後,瀋陽新松、大連光洋、廣州數控、昆山華恒、安徽埃夫特等大概10來家企業的實力將會進一步增強,並佔據國內50%以上的市場份額。“我們將聯合全球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産業聯盟的資源優勢和網絡優勢,集中建設全球第一家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産業示範中心和研究院,從戰略高度布局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産業的結合,推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産業的研發、應用和示範服務工作,並將這一經驗快速在全國10個主要工業城市集中複製。”

    據羅軍介紹,此次博覽會將於12月19-22日在成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主題為“人機一體,智能製造”。將來自瑞士工程院、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等全球著名科研機構的權威專家和企業將就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的發展路線、未來趨勢,以及我國應如何搶抓發展先機,做好戰略布局共同上演一場機器人及智能裝備行業的饕餮盛宴。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工信部部長:把智能製造作為主攻方向
三部委組織實施2012年智能製造裝備發展專項
科技部:智能製造和服務機器人兩規劃印發
工信部:智能製造裝備將是重點方向
 
頻道精選:
【思想】價格改革要讓市場定價 政府托底 2013-06-14
【讀書】音樂停止我們仍在舞蹈 2014-11-19
【財智】甩開“迷你”雞肋 基金退出機制將常態化 2014-11-07
【深度】高稅負低收入 九成作家靠副業支撐寫作 2014-11-2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