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現場]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淪為“空架子”
2014-11-18    作者:記者 韓振 張琴/重慶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主管部門與企業之間就像父母和孩子的關係,自己的孩子再不聽話,也捨不得讓別人來管。”西部某市工商局信用管理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説,“國家要求工商部門建立信息公示系統前,我們多次牽頭召集環保、建設、公安等領域的行政部門開會,希望拿到共享他們的行政處罰信息,但受到的阻力很大,有的部門明確拒絕,有的部門陽奉陰違,導致很多信息無法收集。”
  10月1日開始實施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要求,工商部門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公示企業的註冊登記、備案信息,行政處罰信息以及其他應當公示的信息。但《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在全國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發現,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淪為“空架子”,信用信息公示成了登記備案信息公示,企業的行政處罰等信息全部“集體失蹤”。
  環境污染企業是近年來國家重點監督的對象。去年10月,國家環保部公布了涉及19個省市的72家環境違法企業名單。記者11月2日登陸全國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逐個輸入名單上的企業查詢,發現系統只顯示了基本的登記備案信息,行政處罰信息等欄皆顯示空白。
  除了環境污染領域,建築領域也是違法的重災區。2010年,海南省曾曝光7家違規違法建築企業黑名單,其中涉及海南、河南、廣東等三省市企業,記者分別進入這些省市的信息公示系統查詢,也只能查到這些企業的註冊登記信息,而行政處罰、經營異常、嚴重違法、抽查檢查等不良信息皆顯示“暫無數據”。
  記者通過在網上搜索近年來曝光的違法企業名單,再進入信息公示系統驗證的方式,錄入了30余家企業,結果竟無一家企業出現“不良信息”。更奇怪的是,部分企業雖然仍在正常經營,但系統竟顯示“沒有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
  除了不良信息“難尋”,個別省市的查詢系統更是“難進”。記者查詢發現,多數省市的查詢系統一般只需輸入4個漢字或一個簡單算式的計算結果進行驗證,但某中南省市的查詢系統,不但驗證碼數字顯示模糊不清,更是要求“分別計算下圖中的六個計算豎式,並將結果依次輸入驗證碼中”,計算豎式包含了加減乘除,一不小心就會顯示“驗證碼錯誤”。
  對於企業不良信息“集體消失”,一些工商、環保、交通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由於行政區域、行政部門之間的保護主義,這些不良信息都被屏蔽了。
  除了行政部門之間的保護主義,行政區域之間的地方保護也“心照不宣”。“不同地區的企業之間,難免會存在相互競爭,你把自己管轄企業的不良信息公布出去,它還怎麼到其他地方參與招投標,怎麼給別人競爭?”一位省級環保部門的環保幹部&&,在信息公示系統中,誰先把自己企業的不良信息公布出來,誰就吃虧。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不同行政部門之間,普遍存在信息壁壘。“別説這種行政處罰信息,就是一般的服務性信息,其他部門也不願意提供,他們把這看成了一種壟斷性資源,是一種權力,不願意與人共享。”武陵山區一位交通管理部門的幹部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10月啟用
首家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平台上線
國家統一信用信息平台建設啟動
[議事壇]打造信用信息平台也須強化權利救濟
央行:信託貸款信息全面納入金融信用信息數據庫
 
頻道精選:
【思想】滬港通:走出去意義更大 2013-06-14
【讀書】洞察力修煉:如何成為福爾摩斯? 2014-11-13
【財智】甩開“迷你”雞肋 基金退出機制將常態化 2014-11-07
【深度】棉花鄉里棉花殤:棉企不敢買,棉農不願賣 2014-11-18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