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淘寶”成致富新門路 大發展亟需破解三大難題
2014-11-13    作者:郭圻 董建國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提出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促進農村的生産資料和農産品流通體系發展。

 

    記者走訪福建部分山區了解到,隨着網絡快速發展,電子商務在部分農村快速崛起,讓農産品走出山門,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也改變着他們的生産?生活方式,成為農民致富新門路,但仍存在低效引導?同質化競爭?人才奇缺?鄉村郵遞設施薄弱等困難,亟需相關政府部門&&優惠措施加以扶持監管,引導其健康發展。

 

    農村電商快速崛起 成農民致富“金鑰匙”

 

    如今電子商務潮流正由城市向鄉村蔓延,根據阿里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截至201312月,國內已發現20個大型“淘寶村”,其中福建省佔據2席——龍岩培斜村和安溪灶美村。

 

    以藤條工藝聞名的安溪尚卿鄉灶美村,離安溪縣城逾50公里,地理位置毫無優勢,但借助網絡的力量,村民們把藤鐵工藝的“老産業”,搬到了電子商務的“新市場”,生意一時風生水起。

 

     網購顧客主要是年輕的上班族,晚上下班後才有空上網”村民李江濱告訴記者,晚上8點到凌晨2點,是網店店主最忙的時候,交易量至少佔總量的70%

 

    在短短兩三年時間裏,灶美村這個只有3081650人的小村莊,開出了上千家網店,年銷售額超過50萬元的就有20多家。去年,尚卿鄉藤鐵工藝品的網上成交額超過3億元,其中灶美村就貢獻了1.8億元。

 

    村裏原來還有一些特困戶,現在少了。”灶美村黨支部書記廖桂金説,為了給村民們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廖桂金説:下一步尚卿鄉和灶美村籌備建設藤鐵工藝大廈和藤鐵工藝一條街,從提升設計研發水平?規範電子商務發展等方面入手,推動産業發展”。

 

    而地處閩西革命老區的龍岩小池鎮培斜村也是一個大型“淘寶村”。華永良是村子裏“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網上開公司銷售竹涼蓆。經過前期的困難探索,華永良總結出了一些網店經營的門道,“4月到9月是竹涼蓆銷售旺季,但我們一般正月就開始宣傳造勢,比如用‘直通車’搜索競價模式進行精準推廣,或在‘淘八百’?‘秒殺’等促銷頻道上開展優惠活動,也開始上線天貓品牌旗艦店。”

 

     華永良等人的淘寶生意越做越紅火,也帶動了村裏竹製品的銷量,2012年培斜村建起了“淘寶街”,經營範圍也從竹涼蓆和茶葉産品拓展到了汽車用品?生活用品和服裝等,共195戶人家的村子,有60多家網店,僅去年上半年,全村在淘寶網?天貓上的銷售額就達到了3000萬元。

 

    而福建南安蘭田村的“世紀之村”項目也是農村電商的典型模式。最初只是一個鄉村小網站,現在已經探索建立起“網絡+實體超市+鄉村商品信息點”的農村電子商貿模式,被稱為“農村版的阿里巴巴”。

 

    低效引導?同質化競爭?人才奇缺成農村“電商”發展桎梏

   

    農村電商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問題,且漸現畸形發展。主要表現在:

 

    第一,小農意識和低效引導,企業生存環境惡劣。

 

    由於巨大利益誘惑,越來越多村民投身電子商務,但原有的小農思想和迫切的生存需求,使他們在發展時更注重眼前利益,進而加劇了惡性競爭,價格戰持續不停,生存利潤日漸減少。

 

    安溪縣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林藝鵬説,比如滕鐵工藝的附加值很低,包括人工?鐵器?噴漆等,如果沒有專利保護,很難賣上價格,加上都是散戶,相互競爭壓價,更賺不了錢。

 

    第二,同質化競爭嚴重,企業難做強做大。

 

    林藝鵬説,比如安溪茶葉電商隊伍不斷壯大,但他們在發展企業?開拓市場時,普遍遭遇同質化競爭,企業難做強做大問題。這既有市場大環境的原因,也有電商企業自身定位和規劃缺乏的因素。

 

    目前,安溪縣大部分農村電商較分散,僅有兩個相對集聚區,一是以特産城為核心的小型聚集區,二是以中國茶都為核心的小型聚集區,資源分享和整合難度較大,難成規模。

 

    第三,農村電商人才緊缺。

 

    隨着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農村電商人才緊缺的瓶頸日漸凸顯,農民普遍缺乏電商知識,而專業人才不願意到農村發展。

 

    灶美村村民李聯順説,他是最早開始經營網店,但本身學歷有限,網店發展到一定程度遇到困難,加上經濟下行壓力,産品滯銷厲害,用工成本攀高,無法持續,現在已經放棄了做大做強的想法,轉而出來打工。

 

    灶美村電商從業人員大多數是90後,普遍是初中和高中畢業,一部分甚至是小學畢業,在推廣和售後方面,缺乏經驗和創意。”林藝鵬説,滕鐵工藝不能只賣産品,要和文化創意産業結合,形成較高附加值。

 

    亟需適當監管和政策扶持

   

    部分基層幹部群眾&&,農村電商健康發展亟需政府在資金扶持?財稅優惠?辦公場所支持?第三方平台建設?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等方面加以幫扶,也需要積極監管。

 

    在資金扶持和財稅優惠方面需&&優惠措施。比如安溪縣設立了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從2014年起,連續三年拿出共900萬元,重點支持電商示範工程建設?配套服務業建設?人才引進與培養?投融資支持等。

 

    亟需完善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建設。廖桂金説,村民都是散戶經營,缺乏專業知識,很難跟上電商專業化步伐,需要一個服務平台幫助村民完成産品推銷?信息獲取?售後服務等步驟,才能形成集聚效應。比如安溪縣的政策就很好,對於在該縣投資建設的獨立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年納稅額超過100萬元的,按每100萬元(取整數)給予10萬元的獎勵。

 

    應加大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育力度。林藝鵬説,目前電商從業者很多都是農民,自學成才,沒有系統培訓,比如産品設計創新性不足?網店的裝飾粗糙?圖片處理不清晰?網店營銷手段落後等,他們計劃以協會為主體,引入專業課程,對村民進行詳細培訓,引導其做大規模。

 

    需創新金融服務模式,讓村民有渠道取得“首桶金”。華永良説,農民發展電商普遍面臨資金問題,缺乏抵押物,沒有融資渠道。相關金融部門應針對農村電商發展特點,創新産品模式,擴大貸款抵押品範圍,讓農民得到金融實惠。

 

    適時合理的監管也是必須的。林藝鵬説,目前農村電商發展處於起步階段,容易魚龍混雜,一些人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也要嚴肅查處,凈化農村電商市場。

 

    福州大學黃章樹教授建議,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網絡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並加大對鄉村道路設施的投資力度,通過制定政策支持金融企業向農業電子商務企業和個人發放貸款。()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隴南茶葉:承載綠色致富夢
調結構 如何踩對致富的鼓點?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調結構 如何踩對致富的鼓點?
《富爸爸致富需要做的6件事》
城市邊緣上演“一拆致富”悲喜劇
 
頻道精選:
【思想】“交警罰款任務表”中的荒誕與真相 2013-06-14
【讀書】洞察力修煉:如何成為福爾摩斯? 2014-11-13
【財智】甩開“迷你”雞肋 基金退出機制將常態化 2014-11-07
【深度】貪官曹鑒燎生財術:幫開發商低價拿地坐等升值 2014-11-1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