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良:正在崛起的國際航空城
2014-11-13    作者:記者 毛海峰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兩年一度的“珠海航展”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行,離珠海上千公里外的西安閻良航空城,此次組織了龐大的參展隊伍參加了航展,其中的運20飛機、新舟系列飛機都引起了國內外航空界的極大關注。

    地處西安市東北60公里的閻良,位於關中平原荊山腳下。4000多年前中華始祖黃帝在此鑄鼎,戰國時期秦孝公在這實行商鞅變法,楚漢相爭時劉邦以此為都一統天下。從半個世紀前開始,這裡逐漸成為了中國航空産業的集聚地,現在,一座集飛機研究設計、生産製造、試飛鑒定、教學科研、航空旅游等為一體的國際航空城已迅速崛起。

    從黃帝鑄鼎地到關中移民區

    在陜西關中平原的北部,有一道東西90餘里的土垣,這便是荊山,中華始祖黃帝生前最後一次重大的政治活動“鑄鼎”就在這裡舉行。據司馬遷《史記.封禪書》載:“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及上去。”又雲:“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漢代史籍中的荊山,即指關中的荊山,也就是現在閻良的所在地。《漢書.郡國志》説:“首山屬河東蒲阪,荊山在(關中)馮翊懷德縣。”

    黃帝鑄鼎後千年,即到商代末年,周文王在這裡開闢了一條古道,西周時期,這裡地處京畿之地,是鎬京東北方向通往今天山西的必經之地,同時也是周王室的畋獵之地。春秋時,這裡“北卻戎翟,東通三晉,亦多大賈”,交通十分便利,閻良早期的城市櫟邑就在這裡形成了。後來秦國發展起來,於公元前562年,與晉國在櫟邑這個地方展開了激戰,秦軍戰敗晉軍,奪取櫟邑。

    戰國初期,秦國內亂頻繁,臨近的魏國借機奪取了秦國的河西之地。公元前384年,秦獻公即位,立志收復河西之地,但是當時的秦國都城雍城遠在關中西部,指揮對魏作戰十分不便,因此公元前383年秦獻公遷都櫟邑(即櫟陽,今閻良武屯鎮官莊村一帶)。秦獻公在櫟陽並末大興土木,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築了一圈土夯的城郭,修建了櫟陽宮,從此這裡成了秦國的政治中心。秦獻公在櫟陽勵精圖治,但沒有完成收復河西之地的願意就去世了,他的兒子秦孝公繼承了他的遺志。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後下令求賢,衛國貴族公孫鞅(即商鞅)聞令後西入秦至櫟陽。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拜商鞅為客卿,三年後封為左庶長,支付他進行改革。新的法令制定好後,商鞅在櫟陽市的南門立了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徙木賞金取信於民,隨後在櫟陽頒佈新法令。秦國行新法十年,“秦民大悅,路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公元前350年,秦國從櫟陽遷都到咸陽,在遷都前夕,商鞅在櫟陽第二次頒佈變法令,推廣縣制,廢井田,開阡陌,統一度量衡,制定秦律。經過第二次變法,秦國“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櫟陽作為秦國的都城只有34年,但為秦國由弱變強、最後統一全國奠定了結實的基礎。

    秦末,群雄並起,公元前207年秦亡,次年正月項羽在關中鴻門大封諸侯,以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管轄咸陽以東到黃河的大片土地,劉邦為漢王。同時8年,劉邦暗渡陳倉,司馬欣投降。11月,劉邦建都櫟陽,後讓蕭何輔佐太子,坐鎮櫟陽。蕭何在櫟陽徵集糧草兵卒,及時運往前線,以供軍需,櫟陽成為了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的大本營。公元前203年12月,項羽兵敗垓下,退至烏江自刎。公元前202年劉邦定都長安,因宮城未建暫居櫟陽,二年後長樂宮建成遷都長安。在漢王朝建立過程中,櫟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裡不僅是楚漢戰爭的大後方,也是西漢初年劉邦制定“約法省禁”、“與民休息”政策的所在地,此後漢朝經濟得以復蘇,社會秩序走上正軌。

    隨後的800年,閻良的城市稱呼不斷發生變化,但始終是關中地區重要的城池。直到唐武德元年將縣治從這裡遷走後,隨着關中鄭白渠的廢棄,又加上戰亂,使得閻良失去了往日的繁華。北宋時城池尚有跡可尋,到元明兩代,已完全消失,清代更無蹤跡。

    閻良知名文史專家李飛告訴記者,到19世紀80年代,閻良地區的老百姓僅有2萬餘人,大片荒地無人耕種。後在官府的幫助下,山東大量移民來到這裡,前後時間長達60餘年,現在閻良有山東移民後代近6萬人,分佈在90多個村莊。從上世紀50年代起,又有大批的東北人到閻良,發展航空産業,閻良成為了關中地區重要的移民區。這些移民不僅帶來了人口,更重要的是帶來了先進地區的技術,為閻良重煥生機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半個世紀的航空創業

    在100多年的移民創業中,讓閻良真正聞名全國的是白手起家發展航空産業。從1953年閻良飛機場修建開始,閻良航空産業經歷了三次發展大機遇,從一個純農業鎮成為了全國知名的飛機製造基地。

    新中國成立初,閻良僅為臨潼縣下轄的一個鎮。當時我國的飛機工業也剛剛起步,隨着抗美援朝的結束,原來集中於東北的飛機工業出現了一次全國範圍的重新布局,閻良被選為布局的重點。1958年,172廠(今西安飛機製造公司)在閻良破土動工;1959年,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落戶閻良;1965年,中國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遷到閻良。這些工廠、職工住宅,在閻良鎮南1公里形成了新城區,一個全國重要的飛機製造基地初步形成。

    隨着飛機工業體系逐漸形成,閻良在歷史上也第一次迎來一大批全國知名的工業專家,為閻良在全國航空産業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礎。在飛機設計領域,徐舜壽,這位中國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最早的創始人,被公認為新中國飛機事業的奠基人。他是新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是中國第一架噴氣飛機的總設計師,新中國成立後自行設計成功的很多機種都有着他的心血,更重要的是他為新中國培養出了一批航空領域的專家,如後來成為院士的顧誦芬、管德、屠基達、陳一堅,都曾是他的部下。他的科研設計思想,哺育了我國第一代飛機設計隊伍,確立了他在中國航空事業中一代宗師的地位。

    在飛機製造領域,西安飛機製造公司的首批技術負責人陸頌善,做出了傑出的貢獻。1959年他出任西飛總工藝師,全面主管轟六飛機的試製工藝工作,並組織轟六飛機不斷改進改型,使之逐步發展為一機多用、一機多型的系列飛機。此後,他主持過運七、運八、飛豹等飛機的試製生産,其中運七飛機填補了國産支線客機的空白,結束了我國航空支線上全部使用全國飛機的局面。

    上世紀60年代中期,閻良航空産業迎來了第二次發展機遇。由於大規模遷入航空工業企業,到1963年底,閻良僅城鎮人口就超過了3萬人,原來鎮的建制已遠遠跟不上閻良的發展。1966年3月12日,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總書記、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視察閻良飛機工業基地建設,大大加快了閻良的發展步伐。同年8月1日,臨潼縣閻良鎮升級為西安市閻良區,此後又將臨潼縣的關山、康橋、武屯、新興、北屯、振興6個鄉劃歸閻良區,這為更大規模發展航空産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到上世紀末,閻良在飛機的研發和製造方面都具備了全國領先的力量。中國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已成為我國實力最強的大中型軍民機設計研究院,設有飛機總體、氣動、強度、結構、機械系統、航電系統、電氣系統、綜合保障、計算機技術、測試計量、情報資料等設計研究室,先後成功地完成了轟六、預警機、運七系列、“中國飛豹”等10多種軍民用飛機的改進改型、自行設計等任務。西安飛機製造公司也成為了全國最大的大中型軍民機製造企業,先後試製、改進改型了轟六、運七、運八、中國飛豹、空中加油機等近30多種型號的飛機。

    到本世紀初,隨着國內民用飛機産業全面興起,閻良航空産業又迎來了第三次發展機遇。2005年3月24日,在中央的支持下,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正式奠基啟動。當時,這是我國惟一的集航空技術研發、航空人才培養、航空裝備生産及整機製造、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務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技術産業基地。此後雖然國家陸續成立了多家國家級航空基地,但是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始終被業內稱為中國國家級航空基地的“老大”。時任陜西省省長的陳德銘説,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將在今後建設中體現三個特點:第一是做與航空相關的産業,第二是體現出高科技性,第三是建設成為一個完整的産業鏈基地。

    此後在短短的9年時間內,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便迅速崛起,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始終保持在30%以上。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管委會副主任仝秀麗介紹説,到去年底,包括新舟700飛機、小鷹700通用飛機、飛機減震器研製、鎂合金材料加工、飛龍通航培訓等一批行業內有影響的項目已在閻良落戶啟動,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已成為全國航空産業聚集度最高的地區。

    國際航空城的“中國夢”

    除了閻良外,在世界上還有很多以航空為主導産業的城市,位於美國西部的西雅圖是其中最知名的一座航空城,閻良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這樣一座城市。根據規劃,到2030年,閻良將力爭建設成為全球化的航空産品採購供應中心、航空人才培養中心和航空技術服務中心,成為“世界一流、亞洲著名”的現代航空新城。

    為建設成為全球化的航空産品採購供應中心,近年來閻良連續三屆舉辦了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這是我國首次設立的國家級通用航空專業特色會展,使得我國航空産品展示、交易平台發生了巨大變化。

    此前,我國航空産品展示、交易平台向來有“南有珠海航展、北有北京航展”之説,不過北京航展和珠海航展雖然都是綜合合性航展,但是北京航展的規模和影響力卻遠遠不及珠海航展。除了珠海航展、北京航展外,近年來上海公務機展、天津直升機展、山東萊蕪航展在國內也都有一定的影響力,然而這些航展都屬於通用航展的範圍,只是通用航空的一個很小的組成部分,只有在極少一部分專業人士中有影響。而在閻良舉行的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從設立的一開始就得到了國務院的大力支持,這種國家級的具有專業特色性質的航空展是以前國內沒有的。

    目前,閻良航展正在逐漸取代北京航展成為繼珠海航展後國內最有影響力的航展,據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管委會副主任何亮介紹,去年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共交易飛機106架,簽約總額229億元。閻良航展與珠海航展一北一南,一個以國內最大的航空專業展著稱,一個以國內最大的航空綜合展聞名,成為了我國最有代表性的兩大航展。可以預見,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南有珠海航展,北有閻良航展”將會主導我國航展的新格局。

    在我國發展航空産業過程中,人才短缺始終是個問題,西安閻良國家航空産業基地自成立以來,開始大力推進人才培養戰略。近年來,閻良培養出的人才開始迅速走向全國,成為各類飛機人才重要的“蓄水池”。

    在大飛機研製領域,閻良的人才已成為大飛機團隊的重要來源。在國家啟動大飛機項目後,中央決策部門組建大飛機項目研發團隊時,多倚重閻良的人才。大飛機項目的總設計師、市場部負責人等一批關鍵位置的人都是從閻良支援過去的。可以説,沒有閻良的人才,就沒有我國的大飛機項目團隊。

    在通用飛機領域,從全國通用航空産業鏈看,包括創新研發、設計、關鍵零部件、組裝製造、運營、銷售、維修、保險、租賃、高端服務等上下游環節,都有閻良走出去的人才,尤其在設計領域,閻良所在的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以其雄厚的設計力量,不斷推進着小鷹系列的國産通用飛機研發。從全國通用航空的布局來看,閻良的人才也遍佈全國各地,有的成為了當地的主要領導力量,如廣東珠海的通用産業板塊,其領軍人物孟祥凱就是從閻良出來的。

    可以斷言,隨着我國航空産業的大力發展,無論是哪類飛機都需要大批的人才,而擁有全國航空産業職工總數1/4強的閻良,憑着深厚的底蘊和強大的人才培養戰略,必將成為全國各類飛機人才最重要的輸出地。

    除了人才外,技術問題也一直是我國發展航空産業的基本難題。近年來,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加快了培育工程中心的步伐,對飛機研製發的一些關鍵技術加緊攻關,正在建設成為我國飛機技術研發的重要後&,為全國各類航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如在材料方面,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牽頭在閻良成立了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被國家確定為高性能碳纖維製造及應用工程研究中心。2011年5月30日,該公司研製生産的高性能碳纖維産品T400順利通過了,雖然與西方發達國家已掌握的T800、T1000相比,差距還不小,但是已把我國複合材料的研製技術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在飛機製造能力方面,依託西安交大的人才、技術優勢在閻良設立的快速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近年來也取得不小的成績。快速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閻良的産業基地包括高速切削、快速成形和快速模具技術三個中試車間及産業化實體。該中心以提高國家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為根本目標,為國家大飛機開發計劃提供快速原型、快速模具和高檔數控專用裝備。

    目前閻良在飛機的研發和製造方面已具備了全國領先的力量,這些技術力量都是我國發展航空産業必不可少的。可以預見,憑藉強大的技術支持,閻良將為我國飛機産業的全面振興做出巨大貢獻。

    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創始人金乾生對記者説:“現在,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仍只是一個只有小孩,但隨着國家航空産業的快速發展,今後這個小孩將會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最終一定會成長為舉世矚目的國際化航空新城,成為中國的‘西雅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青島投資170億元加快建設國際航空城
北京國際航空城欲引入美方資本索羅斯或接招
閻良航空城助力西安打造國際化大都市
冀中能源河北航空城開工奠基
航空城最高級別會議在京召開
 
頻道精選:
【思想】“交警罰款任務表”中的荒誕與真相 2013-06-14
【讀書】洞察力修煉:如何成為福爾摩斯? 2014-11-13
【財智】甩開“迷你”雞肋 基金退出機制將常態化 2014-11-07
【深度】貪官曹鑒燎生財術:幫開發商低價拿地坐等升值 2014-11-1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