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爛了殼應還在 專家:定點取樣法可核實獐子島是否造假
2014-11-05    作者:記者 王文志 杜放 張彬/大連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有關“獐子島造假”的疑團越來越大。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增養殖領域權威專家稱,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獐子島)採用的是沿海底播增養殖方式養殖蝦夷扇貝,即使遭遇北黃海冷水團,蝦夷扇貝死了,不可能連殼都沒有了,採取定點取樣法可以鑒定養殖區域到底有沒有養殖蝦夷扇貝,養殖了多少蝦夷扇貝。
  10月31日,獐子島發布的三季報數據顯示,該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6億元,同比下降8429.37%,全年預虧在7.7億元至8.6億元之間。10月31日,獐子島召開災情説明會。獐子島公司負責人&&,本次災害的主要原因是幾個月前北黃海冷水團溫度異動。
  2011年播種養殖到今年都沒出現問題,到了收穫的時候,一場冷水,近8個億的扇貝沒了,當前市場和投資者都懷疑獐子島造假。而最大的疑問是,獐子島在2011年有無播種它對外公開所説的數量。“肉爛了,殼應該還在,如果當初確實投了那麼多苗,確實是受冷水災害死了,大家也沒話説,現在就怕連殼也找不到。”一位投資者&&。
  匪夷所思的是,從今年開始至9月底,幾乎所有的證券公司的研究報告都認為獐子島的扇貝畝産正在大幅恢復,面臨業績反轉的機會。出席災情説明會的獐子島鎮黨委書記石敬信公開&&,根據縣裏的信息,其它區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受災情況。然而,當地其他的養殖公司&&,今年的養殖情況與往年並無異樣。
  翻看獐子島2006年的招股書可以發現,在外部環境因素風險方面,提及了颱風、風暴潮、赤潮、溢油,並沒有指出冷水因素。招股書稱,蝦夷扇貝養殖主要有底播、浮筏兩種方式。浮筏養殖是利用海上養殖&筏,採取吊籠的方式養殖,這種養殖方式的缺點是,較容易受水溫影響,由於冷水動物對水溫升高較敏感,易發生死亡;底播增殖是選擇水深 10~40 米、底質為砂底、符合一定水溫條件的海域,將苗撒播在海底,通過潛水和拖網的形式採捕,養殖場所位於海底,水溫低、日差較小,且不存在溫度、鹽度躍層,適於冷水生物養殖,這種養殖方式的缺點是生長期較長、需要較大海域。
  扇貝是冷水品種,對水溫升高敏感,獐子島還標榜自己的養殖方式先進,60年間都未發生海水養殖生物大量死亡的獐子島公司,一場冷水就顆粒無收?到底獐子島有沒有造假?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答。“蝦夷扇貝死了,肉爛了,殼應還在。獐子島到底在這個養殖區有沒有投苗,投了多少苗?現在鑒定技術很成熟,深度在50米左右就用鑒定採樣器,採樣器自身帶有攝像機,可以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養殖區域,成本也不高。中國海洋大學、黃海水産研究所等國內上百家鑒定機構都可以做,十天之內就可以出鑒定結果。”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海洋大學海底養殖領域權威專家向本報記者&&,他同時呼籲在證監會的主導下,由證監會、海洋養殖專家、媒體、投資者以及獐子島公司組成的聯合調查團委託合格鑒定機構客觀公正地調查,還原事情真相。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獐子島事件:真相不能沉入海底
獐子島事件是天災還是騙局?
獐子島巨虧事件四大疑問
獐子島“藍田股份第二”懸疑待解
獐子島三季報巨虧8億
 
頻道精選:
【思想】“交警罰款任務表”中的荒誕與真相 2013-06-14
【讀書】新型央地關係應激勵相容 2014-11-05
【財智】貨幣基金三季度“降溫” 股基積極加倉 2014-10-31
【深度】戶口利益鏈此消彼長 農民“進城不落戶” 2014-11-04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