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資源稅改革迎來“終極博弈”
煤企和地方“斤斤計較”,11月15日前各省確定並上報稅率,山西不高於8%
2014-10-31    作者:記者 王璐 趙婧 呂梁 潘德鑫/北京 太原 貴陽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資料圖片
  資源稅改革迎來“終極博弈”。《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獲悉,11月15日前,各省將最終確定煤炭資源稅率並上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目前山西基本確定稅率不超過8%,貴州等省的實施方案已經擬定,河北、山東、湖南等省也在緊鑼密鼓地測算。
  按照《關於實施煤炭資源稅改革的通知》,12月1日,資源稅改革將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此次全國性改革方案給出了橫跨8個百分點、“極其靈活”的稅率範圍,在煤炭企業和地方財政雙雙承壓的形勢下,各方的稅率之爭不可不謂“斤斤計較”。
  在10月16日的煤炭資源稅改革工作會上,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清費、稅率關係這一次改革成敗,各地在落實中一是要切實做好清費工作;二是要合理擬定適用稅率。
  “山西作為煤炭大省,可持續發展基金的數字比較大,一年200億元,這樣定的稅率比較高,國家要求山西原則上不超過8%。”山西省地稅局稅政一處副處長馮蘇芳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目前山西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方案,按照計劃,10月底前各省自行測算稅率和折算率,11月15日前上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審批。
  在過去的十多天時間裏,河北、山東、湖南等省財稅務部門也深入到煤炭企業實地調研,進行涉煤稅費負擔摸底調查和收入分析測算工作。而貴州的準備工作從去年年底就已開始。
  今年10月,貴州省財政廳下發通知要求全省88個縣及省屬煤炭企業填報2013年和2014年1-9月煤炭産銷及稅費情況。“目前,正在根據各地填報的數據測算我省三項稅費負擔率和我省適用稅率,草擬了《貴州省煤炭資源稅改革實施方案(代擬稿)》、《貴州省煤炭資源稅改革實施辦法(草案)》。”貴州省財政廳稅政法規處處長楊秀斌透露。
  在煤炭價格走低、煤企日子本已不堪的情況下,稅率的確定無疑是一個政府和企業“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8個省區煤炭全行業虧損,全國煤炭企業虧損面仍在70%以上,7、8月企業主營活動利潤比前6個月月均水平下降了近50%,一些企業減發、欠發工資問題依然突出。
  “受産能限制,企業不能靠多出煤來增收,只能節支,但煤炭企業受安全等因素影響,到一定程度就沒法再節支了,我們企業已經處在虧損邊緣。而目前我們所有的稅費加起來,才佔到銷售收入總額的1.56%,即使以最低2%的稅率來測算,我們1至9月份就得多交4000多萬元。”河北某大型煤炭企業人士抱怨道。
  據記者了解,全國性煤炭資源稅改革方案&&,大部分煤炭企業都對各自能承受的稅率進行了測算。在前一時期多數産煤省區已經降低或取消一些收費的情況下,除了山西和內蒙古的部分煤炭企業測算出的數值較高外,大部分煤炭企業測算的稅率在1%到4%之間,低於2%的不在少數,這意味着即使地方實施最低2%的稅率,也會增加部分煤炭企業負擔。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稱:“煤價現在是比較低的時點,煤炭企業日子艱難,地方財政壓力也比較大,這個時候各方都會斤斤計較。”張斌認為,這次改革總的原則是不能讓地方減收,也不能增加煤炭企業負擔,兩個目標之間需要達到一個平衡。
  改革遇到的難題不止於此。“一些操作細則還需完善。”馮蘇芳説,按國家規定,資源衰竭期煤礦開採的煤炭,以及充填開採置換出來的煤炭,資源稅分別減徵30%和50%。但資源衰竭期煤礦由誰認定,如何計算充填開採置換出的煤炭,仍需進一步明確。與此同時,從價計徵中的“價”採用坑口價,其與車板價之間的運輸費用如何計算,既賦予基層稅務人員權力,也存在較大風險。
  業內最關注的還有洗選煤應納稅額的折算率問題。“原煤洗選率差異較大,要針對不同的情況,確定不同的折算率,既不能全省確定一個折算率,也不能一個企業確定一個折算率。”楊秀斌解釋説。
  此外,省內各級地方政府以及部門之間也存在着利益博弈,稅收收入使用分配、基層收費權限界定、防止亂收費死灰復燃都是改革需要考慮的。楊秀斌建議,應公布涉煤企業收費目錄清單,清單之外的收費基金,企業可以拒絕繳納。各省財政廳、發改委、審計廳部門加強對省級及以下各級取消收費工作情況進行專項檢查,若有違規收費行為,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處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組織召開煤炭資源稅改革座談會
“收費清單”先行 煤炭資源稅改臨門
煤炭資源稅改革正當其時
中國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徵或提速
王軍:煤炭資源稅改革方案公布在即
 
頻道精選:
【思想】南車北車合併形成鐵拳“一致對外” 2013-06-14
【讀書】改革需要新啟蒙 2014-10-24
【財智】基金網售備戰“雙十一” 補貼收益打擦邊球 2014-10-29
【深度】網絡核心設備企業遭外企圍剿 2014-10-3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