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速騰“斷軸門”全記錄:傲慢態度耗損消費者信賴
2014-10-22    作者:萬玉航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字號

  鬧得沸沸颺颺的一汽大眾“新速騰”斷軸事件終於有了初步結果。

  18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稱,一汽大眾已於10月15日提交召回計劃,將召回56萬輛速騰轎車,該車存在斷軸的安全隱憂。同時因這一原因召回的還有甲殼蟲。

  不過,令眾多車主失望的是,此次召回的方案只是“打補丁”—給存在安全隱患的後軸縱臂上安裝金屬襯板,並非更換存在安全隱患的後軸。業內人士&&,不更換後軸主要是廠商從成本考慮。但如果真遇到斷軸事故,特別是在高速行駛中,一塊金屬襯板難以起到保護作用。

  從被發現存在“斷軸問題”,到正式予以召回,再到令人失望的“打補丁”方案,一汽大眾方面對於消費者的質疑可謂吞吞吐吐、愛答不理。

  新速騰作為一款在華十分暢銷的車型,滯緩的回應速度和冷漠的回應態度,似乎與其市場地位並不匹配。因“皮實”而備受消費追捧的速騰一步步走下神壇。

  維權之路步步坎坷

  在國家質檢總局正式發布召回通告之前,大眾汽車“斷軸門”可謂一波三折。

  在“前後橋及懸挂系統質量問題”方面,今年1-8月,一汽大眾新速騰已經收到了1200多條投訴,在同類問題中排名第一。但該問題並沒有引起一汽大眾方面的重視。也許,這是一汽大眾的選擇性“忽視”。

  7月22日,大眾汽車發表“神聲明”稱:速騰的後懸架問題屬於極個別案例。同時,“保留追究對互聯網上一些有意散佈不實信息者的法律責任”,態度十分強硬。

  隨後,多家媒體刊文駁斥一汽大眾的“極個別案例論”,更多的速騰車主也紛紛開始抱團維權。僅質檢總局信息採集系統7月28日—8月8日12天內,就收到了374例速騰投訴,其中與速騰後懸挂相關的投訴就有近200例,比此前一個多月收集到投訴還要多120余例。

  媒體紛紛介入新速騰後懸架斷裂問題報道,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關注和重視。國家質檢總局在10月17日發布的新速騰及甲殼蟲召回通告中,以“開展了大量的用戶回訪、現場勘查、缺陷技術分析和專家評估等工作”,印證了新速騰的後軸縱臂斷裂問題並非“極個別案例”。召回處理最終塵埃落定。

  召回方案頻頻拖延

  然而按照大眾向質檢總局提交的技術材料,此次提出的解決方案卻較為簡易:即由經銷商為缺陷車輛在後軸縱臂上免費安裝金屬襯板。

  這個被稱為“打補丁”的方案,並沒有通過更換車橋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即便是大眾自己,也在聲明中暗示“後軸縱臂發生斷裂”仍有可能,尤其是高速行駛狀態下。

  這樣的召回方案繼續發酵着車主們的不滿情緒。有車主在網上挂出自己為車後軸縱臂加裝金屬襯的照片,稱“還不如自己修”;還有吐槽“警示性噪音”的:“以後再開新速騰,都不能再聽音樂了?”

  專家稱,大眾之所以因陋就簡採用“打補丁”的手法,根本原因還是出於成本考慮。一輛車更換後懸的成本動輒數千元,如果將58萬輛缺陷車後橋全部更換,將耗費20至30億人民幣。

  業內人士指出,大眾當初給新速騰減配,從獨立後懸更換為板車懸挂,正是奔着節約成本。如今自然也是能省則省,不太可能斥鉅資彌補。

  消費者信賴慢慢耗損

  作為一汽大眾旗下的重要生力軍,速騰一直扮演着銷量支撐的重要角色—在一汽大眾的産品體系中佔據着25%左右的銷量。數據顯示,速騰在2012年的銷量為20萬輛,在2013年的全年累計銷量為27.12萬輛,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為15.54萬輛,月平均銷量在2.5萬輛左右,在緊湊型車中穩坐前三名。

  然而,一汽大眾卻在享受着消費者信賴的“紅利”時悄然減配,大眾豈能心安理?

  汽車召回的原則,按理説,是廠商發現隱患、解決隱患。如果威脅人身安全的隱患不除,只考慮要花多大代價,這種“權宜”之策,必然會為大眾的品牌形象抹黑。

  到目前為止,這次“斷軸門”事件再次成為大眾汽車典型而失敗的危機公關。大眾的品牌形象在去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的DSG事件之後再次遭遇危機。

  當消費者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監管部門的執行效率越來越高,“店大欺客”的傲慢態度,除了耗損消費者一貫的信賴,沒有什麼別的可能。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新速騰“斷軸門”有新説法 召回或於事無補
新速騰召回是在“打補丁”?
一汽大眾和大眾汽車召回部分新速騰和甲殼蟲汽車
一汽大眾因後軸臂斷裂問題召回56萬輛新速騰
後軸縱臂斷裂缺陷一汽大眾召回56萬新速騰
 
頻道精選:
【思想】要適應經濟增速“7”字頭新常態 2013-06-14
【讀書】移動時代應如何調整自己 2014-10-22
【財智】債基今年漲幅再創新高 凈值增長率達9.84% 2014-10-22
【深度】招商考核指標年年上漲 外資數據只得摻假 2014-10-22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