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大數據預測“首秀”緣何“失算”
2014-10-21    作者:記者 羅政 張玉潔/上海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百度票房預測超過2億元,實際票房卻不到5000萬元,電影《黃金時代》從甚囂塵上到慘澹落幕,經歷了一次“過山車”。
  一直以來被“奉若神明”的“大數據”這次卻“失算”了。但是專家&&,此次預測失利不會改變大數據廣闊的應用前景,而在“首秀”之後,隨着模型的進一步完善,百度大數據預測的準確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上映之前鬧得沸沸颺颺的電影《黃金時代》卻在上映之後“遇冷”。在國慶檔眾多大片的夾擊下,這部貼上了“文藝”“小眾”標籤的電影在票房上遭遇“滑鐵盧”:來自娛樂産業信息諮詢機構——藝恩諮詢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8日《黃金時代》累計票房為4729萬元。
  與相形慘澹的票房形成對比的,是電影上映之前百度“大數據”神奇的預測。除了湯唯、馮紹峰等巨星的加入,“大數據”“消費眾籌”“信託”等多種元素的加入,《黃金時代》在上映之前還是賺足了眼球。特別是百度大數據電影票房預測認為《黃金時代》的總票房將至少達到2億元,與現實也是相去甚遠。
  應該説,時至今日,關於《黃金時代》票房慘澹的解讀,已經不再是新鮮的話題,但是,神秘而又神奇的“大數據”此次為何“失算”?在對未來的預見上,“神通廣大”的“大數據”未來究竟何在?
  近些年來,隨着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式增長,“大數據”成為一個熱點的概念不斷被社會各界探討。國內互聯網巨頭BAT紛紛基於各自的主營業務,推出各自的大數據應用平台。而京東、小米、華為等公司也紛紛成為“大數據”的“弄潮兒”,甚至A股一家曾經做高端餐飲的上市公司,也趕時髦地更名中科雲網,玩起了“大數據”。
  據記者不完全梳理,在對於大數據的定義尚未清晰的情況下,市場對大數據的預期大致有3種:一是預測未來,《黃金時代》的票房也正是由“百度預測”大數據平台完成。二是看清現實。曾賺足了眼球的淘寶用戶分析報告,就是根據淘寶平台上的購買和銷售數據,詳細梳理了消費市場的人群特徵和細分行為。三是人工智能。實際上,一些前期的應用已經展開,如根據用戶的歷史行為定向推送信息、根據不同用戶的特徵採取不同的營銷策略等。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告訴記者,從目前大數據預測的應用模式來看,谷歌等科技企業主要還是基於網絡輿情的抓取和分析。“要麼基於來自搜索引擎等工具的公共數據,要麼使用網站自己註冊用戶的行為數據。”
  黃國峰則&&,儘管百度大數據的預測模型細節並不清楚,但是片名、關鍵劇情、主創陣容、發行方、營銷團隊等因素都必然要考慮在內。
  專家&&,雖然《黃金時代》票房預測“失算”,但是大數據預測的發展前景和想象空間仍然廣闊。黃國峰認為,在電影票房預測方面,大數據在榜單排名、明星價值分析方面都有着無可比擬的優勢。
  魏鵬舉認為,大數據做的主要還是技術性的分析,而人們的文化消費行為是隨着興趣、輿論場等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做文化娛樂産業的大數據分析必須考慮文化消費的特點,把它和技術性分析結合起來,才能使預測更加專業、更加科學。”
  “《黃金時代》的票房預測只是百度票房預測的首次試水,百度還會根據實施結果不斷進行版本迭代,未來的票房預測的準確度有望不斷提升。”黃國峰如是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百度大數據業務進入商用階段
百度大數據業務試水環保産業
[觀察]百度大數據瞄準“路”與“車”背後的三大猜想
 
頻道精選:
【思想】退市新規為中小股東繫上安全帶 2013-06-14
【讀書】要“真槍真刀”地解放科技生産力 2014-10-20
【財智】迎利好政策密集釋放期 2400點征程料開啟 2014-10-20
【深度】外企乍現“隱性撤離” 2014-10-2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