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大幅下挫 分析人士認為油價下跌恐為"雙刃劍"
2014-10-21    作者:記者 黃繼匯 吳剛 王波/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國際油價近期大幅下挫。分析人士認為,對全球經濟而言,油價下跌恐將是一把雙刃劍。
  國際油價近期大幅下挫,市場普遍認為是全球原油供過於求導致。一方面,全球主要産油國加緊生産;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壓制原油需求。
  供應方面,受益於頁巖油氣技術的發展,美國原油産量持續上升。美國能源信息局數據顯示,截至10月3日的一週內,美國日均生産原油高達888萬桶,為1986年以來最高水平。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發布的月度原油市場報告指出,9月歐佩克原油日産量達到3047萬桶,比前一個月上升40.2萬桶,為2013年8月以來最高水平。目前,歐佩克原油産量約佔全球石油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
  需求方面,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預期打壓了原油市場需求。有分析指出,伊拉克、伊朗、利比亞的石油産量和出口量均有所增加,也推動國際油價下跌。同時,全球經濟尚未完全走出2008年經濟危機陰影,美國和歐盟在經濟發展領域面臨一系列困難,限制了國際油價走高。
  分析人士認為,對於全球經濟而言,油價下跌恐怕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低油價有助於原油消費國降低成本,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是一種利好。以美國為例,消費是美國最重要的經濟推動力之一,汽油價格下降有利於美國家庭增加在其他商品方面的消費支出,刺激經濟增長。對於中國而言,國際油價下跌將減少原油進口支出,有利於減輕通脹壓力,相關製造業也將受惠於成本的降低。
  另一方面,油價大跌後,原油輸出國的經濟和財政恐面臨較大風險。
  對於俄羅斯而言,由於其財政預算按照原有油價制定,油價持續下跌可能導致財政收入銳減。另外,油價下跌還會導致股票市場混亂,引發資本外逃。其結果可能是國內通貨膨脹率上升,物價上漲,居民消費需求受到遏制。
  作為中東産油大國之一,沙特阿拉伯不希望油價進一步下滑,但也不願意單方面減産,希望與歐佩克其他成員國一道減産。分析人士認為,沙特想通過低價手段,迫使西方石油公司減産以達到擴大市場份額的目的,尤其是低價可以抑制美國等其他産油國通過頁巖油氣技術等手段增加産量的進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多重利空因素打壓國際油價暴跌 歐佩克仍無意減産
國際油價上漲
國際油價持續下跌 下周油價或迎六年來首次“四連跌”
國際油價下跌
需求低迷致國際油價大跌
 
頻道精選:
【思想】退市新規為中小股東繫上安全帶 2013-06-14
【讀書】日本經營者所應具備的精神 2014-10-21
【財智】迎利好政策密集釋放期 2400點征程料開啟 2014-10-20
【深度】反壟斷“嚇退外企”? 2014-10-21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